康熙
讀書光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還不夠,要怎么把書本內容記起來,是許多人頭痛的問題。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康熙起居注》記載,康熙皇帝很早就把孩子叫起來讀書:“卯時(上午五至七時),皇子進入學堂,師傅行過禮后,皇子開始背誦儒家經典《禮記》。遵照皇父(康熙)‘書必背足一百二十遍’的規定,每背一遍,畫一記號,背足遍數,師傅檢查一字不錯之后,另畫一段背誦。”
可以想見,古人并非多么天資聰穎,為了能讓珍貴的知識印在腦海里,可是下足了苦功,即使貴為皇子也不例外。
當然,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背誦,所以慎選有價值的書是很必要的,因此才有所謂的“經”書。經書就是“經常要看的書”,既然經常要看,那么不如就背下來吧,尤其是在過去書籍缺乏的年代。好書值得一讀再讀,讀到后來自然熟能生巧,隨著年紀和生活經驗的增長,對書本內涵也會有新的體會與認識。
關鍵詞:國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