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ǎn jiē lián |
wù yǒu shēng |
kuān zhuǎn wān |
wù chù léng |
緩揭簾 |
勿有聲 |
寬轉彎 |
勿觸棱 |
關鍵詞:弟子規
我們都曉得,我們現在的建筑幾乎很少有簾子,幾乎都是用窗簾,沒有用簾子。古時候的建筑,它往往每一間的間隔,它不是用門,可能就是用簾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從小在掀開這個簾子的時候,要“勿有聲”,不可以很大聲,不可以一撥,后面剛好有人走進去,就打到后面的人。我們現在沒有簾子,我們有窗簾,就要教導子女,拉窗簾的時候,不可以很粗魯,應該要輕輕地拉。窗簾也是一種比較細致的東西,如果你用力很猛,或者拉得不好,它上面的鉤環都有可能掉下來。
這一條也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動作要細膩,不可以很粗魯。細膩的動作就從窗簾做起。并不是只有這個簾子重要,包括其他的事情,譬如說整理家務、搬東西,我們都不可以很大聲。如果你很大聲,動作很大,那就表示你的行為非常的粗鄙,不用心,不專心。所以,此地只有指“緩揭簾”,不能有聲音,其實其他的也都不應該出很大的聲音。尤其是椅子,有些時候大人也會偷懶,拉椅子,靠近桌子一點,往往是用拉的,然后就發出很大的聲音,吱吱地叫。因為圖一時的方便,卻沒有感受到周遭可能人家在休息,可能很安靜,你這樣的動作就會影響到別人。所以,從“緩揭簾”開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謹慎,不應該很粗魯,動作不應該很大;細心的人,它的聲音往往微乎其微。
“寬轉彎,勿觸棱”。這個也講到走路的時候,遇到有角的地方,我們要稍微讓它有空隙一點,不要距離得太近,撞到桌腳。有時候,我們也看到有人莽莽撞撞的,不是碰到椅子,就是碰到桌子,有時候難免也會撞到墻角,受傷。所以這里告訴我們,小時候我們就要學到走路要小心,做事情要輕盈,步伐不但要輕盈,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輕盈。
我們講到“勿觸棱”,我們都曉得這個棱角很危險。走路是如此,開車碰到棱角的地方,碰到轉彎的地方,我們更要注意。如果平時我們懂得任何環境都要小心,都要注意的話,有很多災禍都可以避免。此地只有舉到“緩揭簾”,還有“寬轉彎”,這里都在告訴我們,從家庭生活當中,我們就要學習動作、態度都要輕盈,不可以很粗鄙,很粗魯,動作很大,也就是說從小就要培養仔細的心、恭敬之心。
在《禮記》上有這樣一句話,“曲禮日,毋不敬”。什么意思?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恭敬心去做。恭敬心,用簡單的字眼來講就是專心,心不在焉來做任何事情,肯定都做不好,而且你會碰撞得很大聲。除了“緩揭簾”跟“寬轉彎”之外,我們拿東西也是要特別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