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wàn里lǐ烽fēng煙yān,戰zhàn士shì邊biān頭tóu爭zhēng寶bǎo塞sāi;一yī犁lí膏gāo雨yǔ,農nóng夫fū村cūn外wài盡jìn乘chéng時shí。
關鍵詞:笠翁對韻
“萬里烽煙”與“一犁膏雨”對仗非常工整,特別是以“萬”來對“一”,會產生極為鮮明的對比效果。前者極言其大,場景廣闊而雄壯:后者則極言其小,場面清新而親切。尤其是把春雨形容為“一犁”,觸發聯想,十分有詩意,以此來對上面的“萬里”,更覺輕巧和明麗。對欣賞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這一出色的對句來自唐代詩人祖詠的《望薊門》詩。原詩描寫了作者來到邊塞的所見所聞和心中的感受,表達了要為國效力的壯志豪情。這是其中的三、四兩句,意思是說在塞外這兒,無邊的積雪閃著寒光,而那懸在空中的旌旗卻在曙色中飄揚。
此處的“萬里”與“三邊”都是虛指,卻對得非常工穩,“萬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里”形容積雪的無邊,“三邊”則泛指邊塞。“寒光”與“曙色”相對更是妙絕,因為在這個句子中,“色”其實就是早晨的熹微。晨光,但換了一個字,一來與上句相對,二來,“寒光”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而這里的“曙色”字則有種溫暖之意。整個對句氣勢磅礴而又對仗嚴謹,把邊塞的氣氛渲染得極為肅穆。
①烽煙:指戰爭。古代在邊塞建有烽火臺,若有外敵入侵,就點燃烽火,煙氣一起,便把消息傳送出去了。
②邊頭:邊疆。
③這句的意思是:烽煙燃燒起來的時候,勇敢的戰士們在邊疆爭先恐后地保衛要塞。
⑤膏雨:春雨。膏,本指肥沃的,此指春雨。俗話有“春雨責如油”之說。
⑥乘時:利用好的時機。這句的意思是:下了一場春雨,農民們都趕快乘著這大好時機到村外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