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關鍵詞:論語,雍也第六
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朱子集注》是將這一章跟下面一章「仲弓問子桑伯子」合在一起做一章。因為意思上有一些差異,所以我們還是分為兩章來學習。我們來看這一章,就是一句話,孔子說『雍也可使南面』。「雍」就是孔子的弟子,他姓冉名雍,冉雍,字仲弓。底下一章「仲弓問子桑伯子」,這是他來問。孔子說「可使南面」是什么意思?我們看雪公李炳南老先生引東漢經學家包咸的批注,包咸的《論語注》說,「可使南面者,言任諸侯,可使治國政也。」包咸他說「可使南面」,為國家從事治國的工作,可以為諸侯來治國,甚至可以為天子治理天下。
「南面」,根據《周易·說卦傳》的意思,圣人是「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因為南面在《易經》里面在卦相上是屬于離卦,「離為明」。所以我們一般講南方是火地,火就是光明,圣人向著光明來治理天下,這是有它的喻義。這是講到治天下要用光明、用智慧,所謂南面而聽天下。當然這里是講到天子面南而治。實際上朱子他的批注是講,「南面者,人君聽治之位,言仲弓寬洪簡重,有人君之度也。」朱子就把「南面者」做為為人君的聽治之位,換句話說,可使南面的人,就是可以做人君、做帝王了。朱子是把仲弓這個地位提得很高,說仲弓是「寬洪簡重」。寬是寬大,度量很大。洪,洪深,他的智慧很深。簡是待民從簡,并沒有老是勞繁民眾。重是穩重。這都是人君的風度,這是朱子的見解。
我們看雪公老人他《講要》當中特別提到說,「古注考諸經傳,不獨天子稱南面,凡為諸侯,卿大夫,有土有爵者,亦即有治民之權者,皆得稱為南面。」所以朱子他的這個意思有點太狹隘了,因為稱南面的不光是指天子、人君,包括諸侯、卿大夫,只要他有土地、有爵位,他都可以稱為南面,他有治民的權力。「引申其義,凡從政者,皆可以南面稱之。」所以「可使南面」,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說,可以讓冉雍從政了,就是這個意思。
蕅益大師也是這個見解,他說「只是可臨民耳,豈可說他做得王帝。」所以可以臨民,這就是說冉雍可以去從政,可以治國治民,不是說他一定要當皇帝。這個跟朱子的見解就有出入,不一樣。那我們細細想想,確實蕅益大師跟李炳南老先生的見解應該是更為令人接受。因為冉雍并不想做皇帝、不想為人君,但是他有從政的德行和素質,還有才華。何以見得?底下一章就跟我們說明了。
【評析】
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這里孔子是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在《先進》篇里,孔子將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學科“德行”之內,認為他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這是孔子實行他的“學而優則仕”這一教育方針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