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關鍵詞: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事奉君主,要認真辦事而把領取傣祿的事放在后面。”
這章是講『事君』,事奉長上,就是工作要『敬其事』,對自己的事業要敬重,盡心盡力的辦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事君之道,這是忠誠。『而后其食』就是不以食祿為先。俸祿報酬放在后面,先把事情做好,這是盡忠。而不是先有求俸祿報酬之心,再來做事情。現代很多人都是這樣,這一項工作先談報酬再談工作。孔子這里教我們,先要想到我能不能把工作做好,再談報酬。
蕅益大師批注里面講,「敬其事敬字,從敬止發來,既敬其事,必后其食矣」。這是講君子要有恭敬的心態,敬人敬事。敬人是講敬重自己的君主,敬重自己的領導。敬重領導表現在你『敬其事』,把你的事情、事業做好。這個敬字從敬止發來,敬止是我們的存養功夫,敬是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只是我們的心要止于善,不要止于惡。什么是善?公則為善。什么是惡?私則為惡。就是你要想著公,不能想著私,大公無私,這就止于善。這是有這樣的敬止功夫才能事君,才有資格說得到這個報酬。古人講「無功不受祿」,那是真正有貢獻,才會安心享受他的俸祿。所以既敬其事,必后其食,對這個事業敬重,當然就不會看重那個俸祿,更不會要求。當然這個事業一定是為國為民有利益的事情,他不會想自己,如果是想自己,他肯定是先其食,不是后其食。你看像管仲輔佐齊桓公,他絕對不會跟齊桓公談俸祿問題,齊桓公都不殺他,撿回一條命,那剩下的余生就得為國為民。所以管仲一定是敬其事,而后其食。
食:食祿,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