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一分汗水,便會取得一分收獲,每一個取得成功的人,無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即便是天資聰穎,如果不經(jīng)常學習,便會像《傷仲永》中的仲永一樣,最終一事無成。而一個天資差的人,如果能夠通過勤奮,便能夠掌握好的本領(lǐng),像曾國藩一樣,勤能補拙,成為有用之人。6條勵志金言,勤能補拙,天道酬勤。
1. 持勤補拙,與巧者儔。
出自宋·黃庭堅《跛溪移文》。通過勤勞,能夠彌補天資的不足,通過勤奮,也能夠成為聰明的人。
2. 笨鳥先飛早入林,功夫不負有心人。
無論一般動物或人,都有智慧高下之分。智者辦事效率較高,往往“事半功倍”。然而,有道是“勤能補拙”,一個笨拙的人,只要肯多花一些功夫,遇事先行一步,也可以達到聰明人的效果。功夫是不會虧待有心人的。
3. 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
出自唐·白居易《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遠離煩惱,莫過于安靜。補救自身的不足,莫過于勤奮。
4. 一勤天下無難事,功夫不負苦心人。
“天才在于勤奮”,又道是“勤能補拙”。天才勤奮,就能有杰出的成就。即使是智商不高的人,勤奮也能有所收獲。天下的難事,多在勤奮者手中化解。正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一顆勤奮的苦心,天下的難事,總能迎刃而解。
5. 巧詐不如拙誠。
出自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說林上》。奸巧詭詐,不如笨拙誠實。做事情應當一步一個腳印,而不可以只做表面功夫。通過勤勞,踏踏實實的努力,一定能夠碩果累累。
6. 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
出自清·金纓《格言聯(lián)璧·從政》。通過勤勞可以彌補自身的笨拙,通過勤儉能夠培養(yǎng)廉潔的美德。
關(guān)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