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自行研發的操作系統取名鴻蒙,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鴻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而那個狀態的時代就叫鴻蒙時代。
傳說中,盤古開天辟地之后,輕的部分飄升,變成了藍天,重的部分沉降,變成了大地,這才形成了天地,進入洪荒時代。
《西游記》云: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傳說中的鴻蒙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
而我們每個人在未開化之前,腦子里也跟這種狀態差不多,猶如一團漿糊,是蒙昧無知的,但是也存在著未來的多種可能性。而能否“清濁辨”、“至仁”、“成善”,教化是至關重要的。
國家社會如此,個人亦是如此。
柔石《二月》:“我國是四千年來的古國,開化最早,一切禮教文物,都超越乎泰西諸邦。”教化、教育也是《易經》中蒙卦的主要意義,蒙卦就是關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的一個卦。
不管是人的幼兒時期,還是事物發展的初期階段,必然是蒙昧不明的,所以教育教化是促進個人和社會穩定發展的當務之急,它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蒙以養正,圣功也。 ”通過啟蒙教育,可以把蒙昧無知的人,培養成品質純正的人,這就是圣人的功業。
蒙卦好比山下有險阻,使道路隔絕,因而處于蒙昧狀態。蒙昧不明,存在著各種變化的可能性。但是遇到合適時機,說不定反而收效更大。
蒙卦的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水,山水間霧氣騰騰,細雨濛濛,這便是蒙卦的卦象。在一片迷茫朦朧的景致中,一切都是不明朗的。 要從蒙昧無明的這種狀態中走出來,蒙昧初開,就是蒙卦的意義。
不只是幼兒,任何年齡段的人要想從蒙昧的狀態中走出來,都離不開學習教育。人們以勇敢堅毅的行動可以扭轉局面,然而必須接受嚴格教育,培養奮發圖強的精神,腳踏實地學習實踐。
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對大將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軍中事務,不能不學習!”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由加以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成為傳授經書的官嗎!只不過要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要說事務多,誰像我事務多?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
于是呂蒙開始進行學習。等到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研討論議事,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吳地的阿蒙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之后就應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
后來用“吳下阿蒙”來稱譽別人變化很大。 用“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比喻長進很大,煥然一新。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一個人、一個組織的從蒙到明之路,蒙卦告訴我們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