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音量
劉墉說:
在公共場所說話要小聲,才能夠顯示你的優雅。
有人大嗓門,方圓三里抖三抖;有人則輕聲細語,如沐暖暖春風。
說話的音量,就像一桿標尺,丈量出內在的修養。
而壓低聲音,才是貴人風范。
華春瑩,被稱作是中國外交史上的最美發言人之一。
在面對外國記者尖酸犀利的發問時,仍以沉著冷靜的姿態,仍能語速平緩,底氣十足,霸氣的回復外國記者。
語速平緩,卻無一人敢小瞧她鐵娘子一般的作風。
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
張飛的聲音能嚇退兵馬,可他還是做了悶聲不響的劉備的小弟。
嗓門大不能說明你有理,搶著說更不能證明你強大,溫柔緩和的聲音一樣可以擲地有聲。
真正的自信與富有,無需言語襯托,更無需張揚,它是深藏于血液,靜待花開。
真正的底氣,從不與人在音量上較高低,而是以真才實力服人。
-02-
肚量
肚量如同藏金庫,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萬象天寬大,地藏萬物地無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
為什么?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倘若我們的心都被憂愁,煩惱占據了,就沒有余地去收獲陽光和溫暖了。
細細數來,人生真正重要的大事能有幾件?何必為了一時的輸贏與別人爭個頭破血流,
爭贏了,樹的是敵人,拉的是仇恨;
爭輸了,氣的是自己,傷的是感情;
爭的是理,輸的是情,最后受傷的還是自己。
常言道:人之心胸,寡欲則寬。
把眼界放寬一點,生活不只有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也不只是鄰人口舌上的那些長長短短。
凡事看開一點,他狂任他狂,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03-
膽量
《搭車去柏林》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些事你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西紅柿剛被帶到歐洲時,人們認為食用西紅柿會帶來生命危險。
但美國人羅伯特通過一次大膽的食用西紅柿的行動告訴所有人西紅柿沒有毒,從此西紅柿開始被廣泛食用。
倘若沒有羅伯特的那一口,恐怕西紅柿的美味至今無人知道。
所以,不妨給自己一些勇氣,勇敢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勇敢地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雖然生活不會永遠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好,總會有艱辛,總會有泥濘坎坷的時候。
但勇敢的人,不是不怕磨難,而是在經歷之后還能熱愛生活。
知世故而不世故,一路高歌,做最好的自己,去和想要的生活撞個滿懷。
-04-
心量
達照法師曾說:“無憂即是福,心寬則無憂,故心寬是福。心寬如海,百福竟來。”
一個年輕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
有一天他去找一位大師求教,并講述自己的苦惱。
大師搖了搖頭,將手中的茶水傾灑在地,并將年輕人關在屋中。
年輕人看注視著灑在地上的茶水,慢慢滲入大地,再被空氣揮發,變得無影無蹤。
突然頓悟,向大師拜了又拜。
我們的生命就像大師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樣, 轉瞬間就和泥土化為一體。
光陰如此短暫,生活中一些無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生氣呢?
心情如同一條河,心情的好與壞,取決于它的深度。
若心量太小,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激起水花,讓人煩躁不已;若心量大了,再大的困難也能心平氣和、安然對待。
人生錯過花會收獲雨,錯過雨會收獲彩虹。
學會做一個聰明的人,內心寬廣,不糾于情,不纏于人, 能安隱于市,可靜默于喧,控欲壑泛濫, 防陋習滋生,神平氣自和,心寧境自升,才是生命最完滿的狀態。
心量大的人,百福竟來。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