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陰氣升騰,水汽凝結為霜,落在地上。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個節氣,萬物生機凋敝,冬季就要來臨。
1
儒家:心存敬畏,謹言慎行
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降之后,天地萬物慢慢失去生機。
人們添衣保暖,防止著涼。
農民伯伯用熏煙、澆水等辦法,對抗即將到來的霜凍。
《易經》講:履霜堅冰至。
當腳下踩到霜的時候,那么結冰的日子就不遠了。
看到事情出了苗頭,就要心存警戒,不要肆意妄為。
霜降有三候,其中第三候為蜇蟲咸俯。
隨著霜降的到來,蟄蟲開始鉆入洞中,不吃不喝,準備冬眠。
它們休養生息,準備來年春天,再出洞活動。
這是昆蟲的生存之道,也是人類的生存智慧。
儒家常講:“量力而行,相時而動。”
人們要對天道心存敬畏,在天地生機閉塞的情況下,要像蟄蟲一樣沉靜等待。
如履薄冰,謹慎保全,只有這樣,才能在來年開春,厚積薄發,大有作為。
2
道家:萬物輪回,順其自然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千萬年來四季循環往復,萬物輪回不止,天地生生不息。
《道德經》里講:“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夏季陽氣太盛的時候,陰氣開始顯現,而后轉入秋季。
冬季陰氣到了極致的時候,陽氣開始顯現,開始進入春季。
太陽有東升西落,王朝有興廢盛衰,人生有潮起潮落。
萬事萬物都在一種動態平衡之中。
否極泰來,禍福相依。
人生太得意的時候,要戒掉驕矜之心。
人生太失意的時候,也不要失去希望。
所有的禍福吉兇都是相對的。
保持本心不動,順其自然,活在當下。
一切經歷,無論苦樂喜悲,無不是前進與成長的財富,無須執念,更不必后悔。
3
佛家:刪繁就簡,但凈本心
霜降第二候:草木黃落。
隨著氣溫的降低,草木枯黃,樹葉凋零。
秋天的枝丫很快變得光禿禿的,小動物都開始躲藏起來,天地一片安靜。
鄭板橋說:刪繁就簡三秋樹。
歷經繁華之后,秋天的刪繁就簡,是對人生的一次洗禮和沉淀。
人生有限,不能什么都想要,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那些無緣的人,無力的事,終究是要放下。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自己的生命用在最要緊的事物上,不負匆匆此生。
一個人經歷的愈多,就越懂得斷舍離。
經常舍去一些東西,人生才能變得簡單起來。
《六祖壇經》中說:“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味,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有意識的舍棄掉一些東西,才能清凈本心。去掉雜念和欲望,人生才能重回平靜,在煩惱中獲得解脫。
關鍵詞:國學智慧,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