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儒風君
秦國一統(tǒng)天下,采用的是法家學說。
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宣揚法、術、勢結合的法治理論,為秦統(tǒng)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
《韓非子》一書“語言簡潔,鞭辟入里”,至今讀來,仍讓人受益匪淺。
小編精選《韓非子》20句,讓我們一起感悟古人智慧。
1、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翻譯】
小聰明的人,不能一起謀劃事情;忠于私人的人不能掌管法律。
【儒風君說】
謀劃大事需要大智慧、大格局,一點小聰明的人很難有深謀遠略,容易被眼前利益左右,做出錯誤判斷。
而掌管刑名,需要的是公道與公心,如果他忠于某一個人,就很容易徇私枉法。
2、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翻譯】
用肉去趕螞蟻,只會讓螞蟻更多;用魚驅蒼蠅,只會讓蒼蠅都圍上來。
【儒風君說】
戰(zhàn)國末期很多國家希望用割地的方式解決與秦國的爭端。
殊不知“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做事一定要講究方法,不能為了一時的便利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3、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翻譯】
眼睛失了鏡子,就沒法修面剃須;一個人沒有原則,就無法辨清是非曲直。
【儒風君說】
無論何種情況,都必須恪守規(guī)矩和底線,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正身、正心。
而對一個國家和社會而言,則必須制定完備的法律和規(guī)矩。
4、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
【翻譯】
越王為了報仇,崇尚勇武,于是舉國之人皆悍不畏死。
楚王喜歡細腰的美女,于是后宮很多人為了減肥幾乎餓死。
【儒風君說】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身處上位的人,一言一行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無論是領導和公眾人物,都必須更加自覺,對自己的要求也要更高。
5、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翻譯】
火看起來很可怕,于是少有人被灼傷;水看起來柔弱,所以很多人被淹死。
【儒風君說】
在法家看來,只有嚴刑峻法才能讓人望而生畏,才能減少犯罪。
如果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糾,大家都不拿法律當回事,國家就會越來越難治理。
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翻譯】
宰相必須在基層干過;猛將一定要當過部卒。
【儒風君說】
國家的人才,一定要有基層工作經驗,必須懂行,這樣才不至于紙上談兵,亂指揮、瞎指揮。
7、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
【翻譯】
糟糠都不夠吃的人,自然不會吃肉;連粗布衣服都沒有的人,自然不會穿絲綢。
【儒風君說】
無論是衣食住行,都是從低到高。
如果溫飽還不能滿足,就不要談高奢。
凡事都要從實際出發(fā),尊重事實,尊重客觀規(guī)律。
8、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
【翻譯】
針灸刺在身上,雖然疼,但是卻利于身體長遠的健康;
有些話雖然不中聽,但是對一個國家來說,確是長久的福祉。
【儒風君說】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君主納忠言可以挽救國家危亡。
個人聽從勸告可以規(guī)避禍患。
9、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翻譯】
不被大山絆倒,卻被小土堆絆倒。
【儒風君說】
高山讓人謹慎,處處小心,所以能安全通過。
小山讓人輕視,大意之下,所以容易被絆倒。
無論做什么,都不要麻痹大意。
10、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翻譯】
兔子死了,狗就被烹了;敵國滅亡了,謀臣也就被害死了。
【儒風君說】
自古都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
所以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懂得急流勇退,才是大智慧。
11、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翻譯】
看東西過度,容易眼花;聽得東西太響,耳朵就鈍了;思慮過度,智慧就紊亂了。
【儒風君說】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
事情到了頂點,就會走向反面。
這是萬古不易的真理。
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把握一個度。
12、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
【翻譯】
【儒風君說】
互相敵對的學說不能一起治理國家。
互相敵對的人不能共處一個屋檐下。
兩種事物如果完全對立,就不要強求共存。
13、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翻譯】
冬天的冰如果凍得不堅固,那么春夏的草木也長不茂盛。
【儒風君說】
不經風雨,不見彩虹。
風雨越大,彩虹越盛。
很多事情既對立又統(tǒng)一,逆境不要灰心,順境也不必驕傲。
萬事萬物相互對立,卻又相互成就。
14、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翻譯】
千丈大堤,因螻蟻的洞而潰決;百尺房屋,因煙囪裂縫中迸出的火苗而焚毀。
【儒風君說】
做事忽視細節(jié),必然釀成大禍。
立身不夠嚴謹,必然惹來大患。
君子處世,一定要防微杜漸,慎獨守矩。
15、搖鏡則不得為明,搖衡則不得為正
【翻譯】
鏡子保持明亮不受干擾才能照出美丑;衡器保持平正才能量出輕重。
【儒風君說】
立法者心中清明不被干擾,才能判定好壞。
執(zhí)法者保持公平,才能裁定刑罰。
這是法的尊嚴,也是治理的核心。
16、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
【翻譯】
和氏璧,不必用五彩來裝飾;隋侯珠,也不用白銀黃金裝飾。
因為它們本來的質地已經美得無與倫比了,沒有什么東西足以用來裝飾它們。
【儒風君說】
本來就很美好的東西,只需要保持本色就好。
畫蛇添足,反而不美。
無論是人還是物,保持簡單與素樸,才是天下之大美。
17、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翻譯】
一個人,右手畫圓形,左手畫方形,兩個肯定都做不好。
【儒風君說】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專注。
心無二用,才是一個人能成事的最大法寶。
18、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跖不掇
【翻譯】
一點碎布,老百姓也不會輕易丟掉;很多滾燙的黃金在路上,盜賊也不敢去碰。
【儒風君說】
縱然貴重如黃金,但是因為獲取有代價,于是盜匪就能克制貪欲。
縱然輕薄如布帛,因為沒有代價,人們也會爭執(zhí)不休。
所以,必須設立規(guī)矩,讓做壞事的人付出代價,這樣才能治理國家。
19、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
【翻譯】
一家之主威嚴,那么就沒有兇悍的奴仆;母親太過溺愛,孩子就容易被寵壞。
【儒風君說】
很多時候,寬厚只能被人欺負,規(guī)定界限,樹立威嚴,才能讓別人不敢冒犯。
太好說話,太過善良,未必是一件好事。
20、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翻譯】
袖子長了好跳舞,錢財多了好經商。
【儒風君說】
想要跳舞,要把袖子做長;想要經商,要把資金備好。
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定的條件。
不要總是想著空手套白狼,條件備好,才能把事情辦好。
關鍵詞:國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