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關鍵詞: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
男子到了八歲,腎氣充實起來,頭發開始茂盛,乳齒也更換了,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產生,精氣滿溢而能外瀉,兩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歲時,腎氣充滿,筋骨強健有力,真牙生長,牙齒長全。三十二歲時,筋骨豐隆盛實,肌肉亦豐滿健壯。四十歲時,腎氣衰退,頭發開始脫落,牙齒開始枯槁。四十八歲時,上部陽氣逐漸衰竭,面部憔悴無華,頭發和兩鬢花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的活動不能靈活自如。六十四歲時,天癸枯竭,精氣少,腎臟衰,牙齒頭發脫落,形體衰疲。腎主水,接受其他各臟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五臟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無力,天癸以竭。所以發鬢都變白,身體沉重,步伐不穩,也不能生育子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