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022年2月19日
農歷正月十九
我們迎來了這個濕漉漉的節氣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古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春天象征著生發、成長;雨水,正是生命之源。
古人說“遇雨則吉”,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雨,無聲地滋養人的心田,也孕育著萬物的新生。
雨水,春的開始
春雨至,萬物生。
雨水潤澤萬物。此時大地回暖,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
如果說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只是剛春意萌發,還會乍暖還寒的話,那么雨水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
人們會明顯感到春回大地,田野一片生機,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時節,農民們快要鬧春耕了。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的到來,提醒人們該為一年的好收成謀劃了。
雨水落在枯木上得以逢春,落在干裂的黃土地上,種子得以發芽??傊?,“春雨貴如油”,萬物都渴望著這一場甘霖,等待新生。
雨水三候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
1
一候:獺祭魚|第一個五日,水獺捕捉到魚后將捕獲的魚排列在岸邊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2
二候:鴻雁來|第二個五日,此時南方天氣暖,大雁自南向北飛。候鳥是隨著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幻而往來,以適應氣候。
3
三候:草木萌動|第三個五日,天地間陰陽交泰,出現生機,草木乘此生機,開始萌動。
此外,雨水還有三妙:
鴻雁傳情草木盛
《逸周書》有云: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
鴻雁于飛,肅肅其羽,自北而來,望春而歸。
這樣的時節,煮一杯清茶,靜聽一曲鴻雁,感受遠方歸來的深情。
獺祭春魚感恩情
春水初生,獺捕魚,陳列岸邊,仿若獻祭天地,感恩春雨對生命的滋潤。
每一個春季,都是充滿希望的開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懷著感恩前行。
雨水養生益處多
《本草綱目》有云:“春雨有生發之氣,煮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事半功倍。”
雨水后,天氣回暖,養生重在肝,肝屬木,木克脾土。
此時,應少食酸味食品,如酸棗、梅子、檸檬、菠蘿;多吃甜食,如大棗、山藥、桂圓、地瓜、南瓜,補益脾土,肝胃相安。
雨水習俗
“雨水節,回娘家”
出嫁的女兒和女婿要回家探望父母,送給母親一罐燉肉。久不懷孕的婦女,母親則為其縫制一條貼身穿紅褲子,據說這樣能其盡快懷孕。
女婿則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節的禮品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
“拉保保”
即雨水節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占稻色
通過爆炒糯谷米花,來占卜當年稻谷收獲的成色。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雨水養生
雨水之后,雖然草木萌動,天氣回暖,但寒流也是一年中最多的,常有“倒春寒”。
起居方面,要特別注意春捂,這時候氣候乍暖還寒,有些人急于脫棉衣,故有"二八月亂穿衣"之說。
雨水后天氣轉暖,風多物燥,此時節可多喝水、多吃些新鮮蔬菜和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所需水分,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雨水詩詞
江南春雨,朦朧如詩: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杏花春雨,柳風暖煦: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細雨微風,做一日閑人: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場雨,染綠一溪春水: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
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
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五·韋莊《謁金門·春雨足》
雨中渡口扁舟閑橫,甚美: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雨水寄語
春天就這樣,在一夜微風細雨中,緩緩走來。
我們將要迎接的,不僅有溫暖的晨曦,更是一場被東風吹來的,新的、充滿生機的甘霖。
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雨,總是牽絆起萬千思緒,勾連著無限情感。
詩人海子寫道: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面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雨水歸來,萬物初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切欣欣然。
綿綿的春雨把勃勃生機,輕柔的灑在這片土地,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
鶯飛草長,花期已至,在日漸繁茂的春花翠柳中,盡情享有,這一季的美好!
雨水,是吉兆飽含生的希望,
愿你因雨水的清洗而成為明凈的人,
愿你在這個美麗的日子里肆意生長,
在陽光雨露中活成最美的模樣。
愿你這一季,這一生,
如一滴春雨,暖潤塵世;
如一泓春水,綿遠深情。
關鍵詞:國學知識,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