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顧名思義,驚醒蜇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今年的驚蟄時間為:
2022年3月5日,
農歷二月初三,星期六
自立春始,春風漸歸,
萬物漸漸復蘇,
而在驚蟄之時,仲春已至。
一切事物都在一聲輕雷下,
驚醒,活動,生機勃勃。
此時春雷乍響,叫醒昆蟲,
春雨初落,染綠草木,
春風拂暖,吹綻繁花,
春陽和煦,普照人間。
· 驚蟄 ·
桃花開,春鳥醒
驚蟄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春天的繁花里,
桃花一定站在C位,
人們對于桃花的喜愛,
都明晃晃的擺在詞語上。
桃花源,是人間仙境;
桃花運,是愛意將至;
桃花妝,是濃淡相宜;
桃花醉,是甘醇美酒
……
此時驚蟄,桃花盡開,
折一支桃花相贈,
愿你的春天,
浪漫溫柔,花香滿溢。
二候倉庚鳴。
倉庚,也就是黃鸝。
最熟知的那一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那是杜甫在安史之亂結束第二年,
回到成都草堂時,
坐在窗前,抬頭恰逢微風拂過,
窗外黃鸝鳴,白露飛,
一片生機勃勃,有感而寫。
在歷經顛簸之后,終歸安寧,
才最能理解和平的可貴。
在忍受漫漫凜冬,
以及春寒料峭之后,
春風終暖,萬物復蘇,
才最能感受生機勃勃的歡喜。
三候鷹化為鳩。
春風的溫柔,
讓蒼鷹都收起了鋒芒,
悄悄躲起來繁衍子嗣。
而蟄伏的鳩鳥,
則在此時起身。
倚著春風而起,
飛在春陽下,
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讓古人誤以為,
冬日兇猛的鷹,
化為了溫順的鳥。
· 驚蟄 ·
春風暖,繁花醒
除了三候,
二十四節氣中,
還有花信風。
一候花信 · 桃花灼灼
單支成韻,一樹成詩,
千朵爛漫,十里驚艷。
在暖陽下舒展身姿,
春風拂過,抖落一身芬芳。
桃花與梅花終是不同的,
梅花開在寒風里,
任憑風吹雪落,
亦不屈不撓,自有風骨。
而桃花開在春風中,
微風溫柔,暖陽和煦,
粉瓣輕舞,綠葉相稱,
是開在溫室里的花,
如大家閨秀,
卻善良可愛,柔而不怯。
二候花信 · 棣棠嬈嬈
棣棠花的花語是高貴,
選了暖而不燥的仲春時節開花,
的確是高貴之花的風格。
然而它高貴卻不嬌氣,
常常點綴在古樹旁,水湖畔,
山坡邊,假山側。
花葉青翠,枝條細柔,
妖嬈與古樸相結合,
燦爛與素雅相襯托,
別有一番風姿。
有人認為棣棠是日本花,
而實際上,
這自古便是我們中國的花,
在華夏九州,開了千百年,
不能因為在日本見得多,
便不顧它的源頭。
三候花信 · 薔薇蔓蔓
薔薇的形態多樣,
枝條可攀援可直立,
花瓣或單或重,
大都開在院墻旁。
顏色也繽紛,琳瑯滿目,
有妖麗的粉紅明黃,
也有素雅的乳白,
且易植易養,
比月季花的養護都更粗放。
小時在鄉村里,
常常看到有愛花的婆婆,
讓院墻籬笆,都爬滿薔薇,
每至花期,引得蜂蝶翩翩,
也讓過路人一飽眼福。
除了繁花初醒,
驚蟄時的風景,
也令人沉醉。
熬過了春寒料峭的時刻,
此時日暖風溫,春和景明。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春風化雨
忽忽弄明珠,紛紛擁塞酥。
春風雨露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春暖花開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春色滿園
魚龍驚寂寞,天地喜昭融。
春色撩人
誰負旋乾手,當春起蟄蟲。
· 驚蟄 ·
習俗妙,喊茶醒
古人的智慧,
蔓延了幾千年,
至今依舊令人贊嘆。
在沒有網絡信息的時代,
靠著耳聽眼觀,身感體觸,
記錄細微的季節變遷,
觀察飛鳥昆蟲,花草樹木,
并年年紀錄,以成規律。
習俗也是如此,
每個季節、每個節日,
都有許多習俗,
各有寓意,各有故事。
古時驚蟄,
有“祭白虎”的習俗。
中國的民間傳說里,
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每年都會在這一天
出來覓食,開口噬人。
而祭白虎,
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
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
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
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
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
使之充滿油水,
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這也是對自己的警醒,
過好自己的日子,
不言人是非,不湊無關熱鬧,
自律自控,自有安然。
驚蟄時,
民間素有吃梨的習俗。
除了生津止渴的需求外,
還有一個寓意。
梨諧音“離”,
多有離家創業之意,
也意在警醒,
創業同時,不要忘了先祖,
也有“努力榮祖”之念。
在武夷山等茶鄉,
驚蟄時節最大的事,
便是“喊茶”。
此時天暖雨多,
春茶初冒芽,
茶農們一聲聲喊,
喊來了春風,喊醒了茶樹,
喊出沁人心脾的茶香,
也喊出風調雨順的好兆頭。
· 驚蟄 ·
良辰已至,好景初醒
一直認為,
四季都是有情緒的,
而屬于春的情緒,
一定是溫暖歡喜。
從成語中就可看出:
春回大地,春和景明,
春暖花開,春江水暖,
這些帶著春字的成語,
無需句子的裝點加持,
只要輕動薄唇,
淺念出口,就已然歡喜。
驚蟄一聲,喚醒萬物,
春鳥醒來,游翔藍空,
聲聲啼鳴唱春回;
繁花醒來,爛漫而開,
朵朵絢麗綻芳菲。
那是沉寂了已久的春色,
是在寒冬里,
我們日日盼望的溫暖。
古人說:
“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此時仲春,
良辰不虛設,好景初醒來。
春芽鉆出頭,
為枯枝點綴春色;
蜇蟲鉆出土,
為人間添了生機。
更有趣的是,
今年的龍抬頭恰巧遇驚蟄,
蛟龍在空中行云布雨,
將一年好運灑滿人間,
愿好運常伴,好景常在,
浪漫一生,清醒一生;
愿天地平和,世界安寧,
風雨散盡,海闊天明。
關鍵詞:國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