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圖。
如果說計較是涓涓的溪流,那豁達就是澎湃的大海;
如果說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綿延的山脈;
如果說強勢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做人,計較不如豁達,精明不如厚道,強勢不如和善。
01
計較不如豁達
有人說:“人之所以快樂,并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樂觀的心態,來自寬容,來自大度,來自善解人意,來自與世無爭。
“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到長安。”
少些計較,就是善待自己,豁達就是完美人生。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當朝權貴,被貶為安微和州通判。
按當時規定,通判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和州知縣見劉禹錫是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
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面江而居。
劉禹錫沒有埋怨,撰寫一幅對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辨。
這個舉動,氣壞了知縣,于是又令衙內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由三間改為一間半。
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安心住下,讀書作文。
知縣,見他還是悠然自得,將其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
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為斗室,寫下千古名文《陋室銘》。
劉禹錫的想開,表現的是他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豁達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豁達是一種超越平凡的風度,豁達是一種美好人生的極致。
02
精明不如厚道
《老子》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紅樓夢》中寶玉至太虛幻境看見一首形容王熙鳳的曲子,“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會算計的人,往往會失去很多東西。
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個。
咸豐十一年(1861年),他在家書中說,“自入軍以來,非宴客不用海菜,窮冬猶衣缊袍”;
同治二年(1863年),在回復友人來信中說,“上年廉俸并入軍用,亦未敢劃算。”
老話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厚道有如參天的大樹,給你遮擋暑熱炎涼;
厚道有如堅實的舞臺,容你演繹生旦末丑。
03
強勢不如和善
春秋時期管仲有句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
和善是最大的武器,無論遇見怎樣難纏的人,怎樣難解的局面,和善總能釋放出神奇的魔力。
我們常說“水滴石穿”,強勢像石,和善則是水,硬碰硬會導致兩敗俱傷,以柔克剛則能不費吹灰之力達到想要的效果。
做事做人同樣是這個道理。
晚年左宗棠對待下屬和顏悅色,對待同僚彬彬有禮,就連對待家里仆人的過錯也格外寬容,脾氣越來越軟。
生活不是比賽,無需事事爭個對錯輸贏。做一個和善的人,心態平和,懂得退讓與示弱。
人活一世,其實最難得的就是活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往后余生,愿你不滯于物、不困于心、不亂于人。
愿你懂得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愿你坦然又快樂,灑脫又肆意。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