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言氣街,胸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于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于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關鍵詞:黃帝內經,靈樞,衛氣篇
讓我再談談氣街。胸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腹氣有它所行的街道,頭氣有它所行的街道,脛氣有它所行的街道。氣在頭部的,其氣終止于腦的百會穴;氣在胸部的,其氣終止于胸前兩膺與背部肺腧穴;氣在腹部的,其氣終止于背部的脾腧穴與沖脈,以及肚臍左右動脈的肓腧、天樞等穴;氣在脛部的,其氣終止于氣沖穴與承山穴及足踝上下處。取以上這些穴位針刺時,要用毫針,而且一定先要用手指按壓較長時間,等到氣至應手,才可施針予以補瀉。這些穴位主治的病癥,有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以及初起的積聚等癥。疼痛部位可以移動的,容易治愈;如果積聚處不痛,則難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