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最好的年齡是什么時候呢?
有人說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有人說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青春年華,也有人說是盡享天倫之樂,坐著搖椅慢慢聊的老年......
似乎我們都在羨慕還未到來或者已經(jīng)逝去的年齡。
其實,最好的年齡,就是現(xiàn)在。
時光不可追,往事不可回;來日不可期,此時待芳華。
我們的祖先極具智慧,用哲理性的語言概括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告訴子孫后代:
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正當最好的年齡。
01
十歲不愁
古人說“十歲不愁”,人在童年的時候,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充滿熱愛,充滿想象,渴望去探究這個世界。
豐子愷認為童心不可丟:“我初嘗世味,看見當時社會的虛偽,覺得成人都已是失去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
童心是一株稚嫩的花蕾,是人生初航的小舟,是心靈最柔弱、最稚嫩的階段,是需要保護和理解的。
愿我們不忘初心,保留最初那顆天真單純的童心。在最無趣無力的日子仍然對世界保持好奇,仍然愿意去熱愛這個世界。
02
二十不悔
古人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歲的青春時期,正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意氣風發(fā)的年齡。
毛澤東也感嘆:“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
“二十不悔”,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做個勇敢的追夢人。
無論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去奮斗,去拼搏,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03
三十而立
孔子說“三十而立”,什么意思呢?王小波有個生動的解釋:“三十歲的肩膀上扛著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個男人該扛起來的責任,上有老人,中有老婆,下有孩子。”
三十而立,立的是家。父母漸漸老了,他們撐起的那片天漸漸要由你來支撐了。找到了攜手到老的另一半,要為愛人撐起一片天;這時候開始有了孩子,也要為孩子遮風擋雨。
三十而立,立的是事業(yè)。有穩(wěn)定的工作,有明確的職業(yè)方向,努力奮斗,不虛度時光。
三十而立,立的是心。有獨立的思想,知道自己要什么,成為怎樣的人,不被任何人左右,能夠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
三十而立,立的是命。把握命運,不僅要把握人生方向,還要把握身體健康,人心向善。
三十而立,應該從年少無知,轉(zhuǎn)變“三思而行”,不再跌跌撞撞過日子。
04
四十不惑
四十歲,是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年齡,是一個可以洞察世間萬物的年齡,是一個成熟的年齡。這不惑,是清醒,是明白,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
人到四十,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嘗過了,該擁有的都擁有過,該經(jīng)歷的都經(jīng)歷了。
人到四十,以前看重的東西,現(xiàn)在看淡了;以前放不下的事情,現(xiàn)在釋懷了;以前繞不過去的心坎,現(xiàn)在坦然了。
人到四十,凡事都漸漸看透了,看明白了,內(nèi)心釋然了,不會被身外之物所迷惑。
人到四十,漸漸豁然開朗,明白平凡才是幸福的真諦。
如樸樹《平凡之路》中所唱的:“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jīng)擁有著的一切,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jīng)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05
五十知天命
五十歲,人生已經(jīng)過去一半,明白了天道運行的規(guī)律:一年有春夏秋冬,萬物有生有滅,人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在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
也明白了道法自然的規(guī)律:因果循環(huán),報應不爽。命中一切因緣果報,都是自己造的,若想得善果,必先種善因。
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諦:“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人到五十,內(nèi)心釋懷,不執(zhí)著功名利祿,不糾結(jié)是非成敗,能以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種種境遇。
06
六十耳順
“六十耳順”,意思是人到了六十歲,無論是好話還是壞話,自己都聽得進去。
無論遇到什么坎坷挫折,內(nèi)心依然平靜,慢慢達到了“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
有人說,人生的種種煩惱,是從耳朵進來的,聽到別人罵我、謗我、笑我、辱我、輕我、賤我,便怒火中燒。
到了“耳順之年”,經(jīng)歷多了,心胸寬廣,能容人容事,聽到逆耳之言,心也不為所動。
喬布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應該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別人的評價之下,我們應當追隨自己的內(nèi)心。”
因為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07
七十從心
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人活到七十歲,萬事都看通透了。
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做什么都能聽從本心,但又不會超越人間的規(guī)矩。
七十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七十從心所欲,要隨遇而安;七十從心,就是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08
八十耄耋
八九十歲,稱為“耄耋之年”。到了這個年紀,明白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坦然待之。
前半生為事業(yè)奔波,后半生為家庭而忙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無愧此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百歲老人更是如此。
歷經(jīng)歲月的磨練,人生的風風雨雨都化作經(jīng)驗、智慧和涵養(yǎng),指引著后人過好每一個當下。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人生也有四季,
無論處于哪個年齡,
都有那個年齡階段復發(fā)復刻的美。
祖先告訴我們,
當下,就是最好的年華,
唯有活在當下,
珍惜眼前的擁有,
才是對年齡最好的詮釋。
關鍵詞:國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