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俗語,不僅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生活狀態,而且這也蘊含了很多人生哲理。雖然大多數俗語的文字比較平實,但如果大家能夠讀懂文字背后的含義,其實才能真正了解俗語的魅力。
筆者認為從一句句俗語中,其實就可以看到一個的故事。俗語雖然無法登上大雅之堂,但卻像一扇關注古人智慧的大門,只要打開這扇大門,就會了解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智慧。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總結得很經典,其實說的就是人生中的現實。
如果從表面意思上去分析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如果父母生病的時間特別長,那么就算是孝子也會離他而去;一個家庭即使過得特別興旺,但也很容易出現咬人的狗;如果一個家庭從富裕變得貧窮,那么一定是有邪人出現。
01
久病孝子離
在古人的觀念中,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很容易導致家中的孩子不孝順。在眾多原因中父母經常生病,其實就很容易導致孝子不孝。
民間有一句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與俗語“久病孝子離”意思相同。
“久病”說的是父母身體經常生病,事實上老人家的身體總是有毛病,不僅會導致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而且也會對子女的人性,產生十分巨大的考驗。尤其是當父母臥病在床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一些矛盾。
因為很多家庭,都屬于普通工薪階層,所以當父母生大病的時候不僅要花錢,而且還需要有專人在身邊伺候。在這種前提下就會出現一種矛盾,那就是不上班照顧父母賺不到錢,但是上班賺錢又無法照顧生病的爹娘。
在這種前提下即使再孝順,也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事實上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不容易,所以大家在理解俗語“久病孝子離”時,也一定要站在兒女的角度想一想。除非是子女看到父母生病就十分厭惡,這種情形才是不孝的突出表現。
02
家興出惡狗
“家興出惡狗”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家庭比較富裕的人家,往往家里面都會出現一條惡犬。即使以前這條狗特別溫順,但久而久之也會變成惡狗。
實際上如果深入了解這個俗語,就會得知環境對一個人和動物的改變,其實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社會有錢有勢的家庭,一般都會養很多條大狗,目的就是為了看家護院。由于狗的習性在于人的影響,當狗總是看到主人恃強凌弱,久而久之就會從一只看家狗,變成一條仗勢欺人的惡犬,并且幫著主人做很多壞事。
實際上“狗仗人勢”這句成語,就是“家興出惡狗”的變化。
有錢有勢的人家一般都會養一些家丁,這些家丁其實也會狗仗人勢,做出很多欺壓老百姓的事情。所以老百姓們也會將家丁稱為惡犬,這才是“家興出惡狗”的內涵。
03
家敗有邪人
這句俗語說的是,一個家庭原來比較富有,但是在多種原因的影響衰敗了。實際上導致一個家族或家庭,從墻上逐漸走向衰落的原因,除了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系之外,其實最主要的是這個家族出現了敗家子。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一旦家族破敗之后很多人就會,做出一些特別出格的事情。
因為這個家族破落之后,無論是地位還是經濟條件,都會與從前出現天壤之別。所以在不甘心的觸動下,就會出現很多歪門邪道的人。
事實上“家敗有邪人”這句俗語,向大家表述的含義其實非常簡單。當一個人從小到大都過著富貴的生活,突然有一天,自己的家庭變得特別貧窮。
經的繁華轉眼就成為了泡影,很多人都無法從這種陰影中走出來,所以為了再次過上奢侈生活,就會走偏門或通過旁門左道,重新聚集大量財富或金錢。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既是老祖宗對后人的忠告,同時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生考驗。
無論是家中有久病父母的孝子,還是有錢有勢家庭中的惡犬,亦或是家族敗落之后出現的邪人,其實都與個人心態息息相關。只有擺正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現實,才能讓自己的人生出現轉機。
關鍵詞:國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