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歲在甲子,我忝登桂籍。君從河東來,劘壘肆健筆。
相識稠人中,神勝須發黑。河汾孕靈秀,翛然澗松柏。
文章豈優劣,方晷判得失。時運或少乖,戰藝不幸北。
乾龍飛九五,湛恩逮點額。受職固匪輕,笑捧告身敕。
音問久寥邈,再遇京塵陌。或薦諸太常,借徑簿領役。
禮文熟討論,固豈刀筆術。鹺司巍學宮,儼在漳水側。
橫經屬老成,弟子拜講席。廣文莫厭冷,師道貴名實。
宦業墮素餐,吾黨有愧色。育材登廷珍,計功倍千百。
拿舟載妻子,攜書去王國。別酒借顏紅,春衣點頭白。
尚憶韓與許,當時同少詘。士宗掾柏臺,才氣森崒嵂。
輝卿莎塞下,幕府著勞績。小大無棄捐,朝家禮羅密。
賢路辟榛蕪,異才應間出。文運豈偶然,因君重太息。
宋褧 : 宋褧(1294-1346), 字顯夫,大都宛平(今屬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監校書即,改翰林編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監察御史,出僉山南憲,改西臺都事,入為翰林待制,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