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續(xù)儒林傳,之人跡已陳。歸魂鐘阜夜,復(fù)魄董溪春。
憶昔初觀國,乘時早致身。家聲漢司馬,冑教古成均。
學(xué)術(shù)諸生識,才華六館親。南宮燃燭夕,北省聽鑾晨。
秘閣詩書舊,容臺禮樂新。討論抽邃典,制作邁常倫。
信是閨中彥,端為席上珍。春官方載筆,東郭已埋輪。
雕鶚期高奮,驊騮且遠巡。薇垣蓮幕客,烏府繡衣人。
豈獨司喉舌,猶應(yīng)領(lǐng)縉紳。青冥來健翮,滄海起修鱗。
王氣幽州歇,妖氛國步屯。依劉西適洛,戀闕北過秦。
賈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風(fēng)塵辭組日,江漢負羈臣。
殷士皆登用,黃公獨隱淪。《黍離》興嘆切,《麥秀》入歌頻!
牢落征涂上,飄零甬水濱。時艱憐子孝,歲儉感妻仁。
我羨陶元亮,人誇賀季真。如何遽凋謝,況乃久邅迍。
已矣成長往,哀哉付劫塵。黔婁衾不足,原憲數(shù)方貧。
筆冢名空在,文場事已泯。行囊猶簡牘,旅冢但荊榛。
聽雨嘗連榻,吟風(fēng)更接茵。玉山涵遠潤,金井漱馀津。
白首論交地,黃泉訣別辰。分財悲鮑叔,投轄失陳遵。
北海誰求隱,東都罷對賓。向來知己淚,沾灑滿衣巾。
戴良 :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云林。通經(jīng)、史百家暨醫(yī)、卜、釋、老之說。初習(xí)舉子業(yè),尋棄去,學(xué)古文于黃、柳貫、吳萊。學(xué)詩于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