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眷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0.作者歌頌梅花的高尚品格,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邊的分析不正確的是[答] ( )
A.寫“春歸”“春到”,交代梅花開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
B.預示“春天”就要到來,表現出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樂觀豪邁之情。
C.通過春天里的爛漫山花襯托出梅花不與群芳爭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為線索展示梅花的俏麗,以梅花的高潔反襯春天的美好。
21.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來詠梅,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請舉例說明。
22.同樣是寫梅花,毛澤東的《卜算子 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有著明顯的不同,“專題•荷”中寫荷的詩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請你舉例說說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參考答案:
20、D(“線索”與“反襯”的說法均錯誤);
21、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舉例恰當,分析具體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描寫梅花在百花盛開時笑逐顏開的樣子,表現她崇高的精神境界,體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精神。
22、這些詩文視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經歷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價值觀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詠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澤東筆下的梅花是積極樂觀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表現了詩人樂觀豪邁之情;陸游筆下的梅花則是寂寞凄涼的,抒發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寫荷,《愛蓮說》借蓮言志,贊美堅貞剛正的氣節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芙蕖》則強調蓮的實用價值:可鼻、可口、可用。(舉例時講出其中的一點,或舉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混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2.最能顯示出兩位詩人思想境界的詞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兩首詞各自的情感基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請簡析兩首詞所塑造的梅的形象的基本特征。(4分)
參考答案:
2.陸詞“零落成混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毛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3.陸詞:寂寞、孤獨、苦悶;毛詞:樂觀自信,胸禁博大。
4.陸詞:堅貞不喻,孤芳自賞;毛詞:無私奉獻不居功,以與民同樂為樂。
25、比較以上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分析這兩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有什么異同。(4分)
參考答案:
同:思想內容上,兩首詞都表現出梅花不與百花爭春,甘愿自己經風著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優秀品格。表現手法上,兩首詞均以寫景入手,通過景物描寫很好地渲染了氣氛,為梅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效的背景。
異:兩首詞的意境是不同的。陸游的詞流露出寂寞無奈、孤芳自賞的消極心態,毛澤東的詞則表現了與群芳同春、積極向上的思想。
二:
(1)從題目《詠梅》可以看出這兩首詞都是 詩,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都是____ _ (2分)
(2)毛澤東說他的詠梅詞是“讀陸游詠梅詩,反其意而用之。”請簡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3分)
參考答案
(1)①詠物。②托物言志
(2).①首先是立意,陸詞借梅花抒發受壓抑之苦,表達遭打擊而堅貞不屈之志;②毛詞借梅花抒發斗風雪迎春歸的戰斗豪情,表達無私奉獻,不居功、愿與民同樂的志向;③其次在梅花的環境設置,詩人志趣和詞的格調上,毛詞與陸詞均有“反其意而用之”的不同。(答2點即給3分,每個要點2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