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詞牌,一闕美詞,一支良曲,一種人生。
有一詞牌名叫“相見歡”,但它還有個名字叫做“烏夜啼”,正如我們的生活,時有歡樂,時也悲傷。
每個詞牌的背后,其實都有一個故事,寄托詞人一生的心念。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走進詞牌背后的故事,感受詞牌帶來的悲喜人生。
- 01 -
浣溪沙
西施浣紗,眾人皆醉,“浣溪沙”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
粉面桃花,我見猶憐。當西施在河邊浣紗時,倒影透過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到河底,連魚兒都看癡了,忘了游泳,沉到河底。
晏殊曾以“浣溪沙”為題作詞: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品嘗一杯美酒,填作一首新詞,百花雖然凋謝,春燕卻又歸來,世間萬物不過是一場輪回,生生滅滅,百轉不熄。
時間啊,能不能再慢一些,還未感受青春的美好,就已到了暮年的時光,只覺自己還年輕,身體卻說你已老。
但那又何妨,生命的長度雖已過半,當下也是最好的時光。一切都還不晚,還來及去愛,去珍惜,去做想做的事,去見相見的人。
- 02 -
念奴嬌
念奴,善歌唱,聲出于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
念奴是一名歌姬,相傳,唐玄宗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演唱,其聲嬌滴婉轉,龍顏大悅,將此曲命名為“念奴嬌”。
而關于“念奴嬌”,最出名的,便是蘇軾的詞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滾滾江水東流,淘盡千古人物。英雄易逝,故事不老,那一片片浪花,不正是惋惜英才的咆哮嗎?
洪應明說: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縱使繁花落盡,滄海桑田,人不見,鐵甲猶在。縱使人已老去,埋沒黃土,但風骨永存,精神常在。
人到世間一遭,名利金錢如浮云在手,鏡花水月,唯有精神財富,能永久傳承,永垂不朽!
- 03 -
雨霖鈴
馬嵬坡下,恩怨離別。
據《碧雞漫志》記載,唐玄宗賜死楊玉環后,在雨夜出行,馬鈴配雨聲,讓人頓感凄慘,悲從中來。
念及愛妃,唐玄宗痛心疾首,口出“雨淋鈴”三字,后命人采諧音,作曲“雨霖鈴”。
提起“雨霖鈴”,就不得不提柳永:
《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離別,深秋更甚。凄厲的晨風,黎明的殘月,無一不在訴說著孤獨,但生活就是這樣,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周國平說:
孤獨和愛是互為根源的,孤獨無非是愛尋求接受而不可得,而愛也無非是對他人孤獨的發現和撫慰。
人生本就是一個人的旅程,期間有人相伴一程,就該感激,若失去,也沒必要惋惜。
能過好自己的一生,足矣。
- 04 -
釵頭鳳
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此詞牌是根據《擷芳詞》一文中的三個字改易而成。
《釵頭鳳·紅酥手》
宋·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春景如舊,人消瘦。淚水洗盡胭脂紅,薄綢手帕都濕透,誓言還在,人卻咫尺天涯,聞者傷悲。
世間多磨難,愛而不得是痛,家人反對更是苦。
緣來緣盡,皆是天意,且順其自然,擁有了就該珍惜,失去了也別留戀。切勿沉浸過去不能自拔,白白浪費眼前光陰。
- 05 -
沁園春
沁水公主是東漢明帝劉莊的第五個女兒,因受寵愛,劉莊為其建了一座沁園。
后來,大將軍竇憲依仗其妹竇皇后的權勢,以低價奪取沁園,公主沒有計較。
章帝得知后,要治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從此不得重用。后人作詩詠事,此調因而得名。
而毛澤東曾以“沁園春”為題作詞一首,氣勢磅礴,引人遐想。
《沁園春·雪》
近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下雪了,大地銀裝素裹,萬物清明浩淼,江山如此多嬌。自古英雄多風流,回望歷史,只覺都有欠缺,不如多看今朝,這才是人才輩出的時候啊!
看我泱泱大國,哪一代不是和著血淚,前人無數的白骨,才鑄成今朝堅固的城墻。
生活本來不易,看似幸福,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唯有銘記歷史,感恩先輩,做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才不辜負人生!
- 06 -
“鵲橋”最早出現在《風俗通》中:“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有人說,“鵲橋仙”是根據歐陽修的“鵲迎橋路接天津”而來;也有人說,“鵲橋仙”是因牛郎織女相會得名。
孰是孰非,詞牌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情懷。
關于“鵲橋仙”,秦觀曾寫下名篇:
《鵲橋仙·纖云弄巧》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是啊,只要兩人的情感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戀這短暫的朝歡暮樂呢?
這世界充滿了喧囂,走的慢一點,再慢一點,看云綣云舒,花謝花開,不要錯過美好。
這世界還充滿了別離,看淡一點,再淡一點,心中有情,便不畏懼路途遙遠。
- 07 -
踏莎行
相傳,北宋寇準在暮春之日和友人郊外踏青,忽記起詩人踏莎行,韓翃“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
于是,他作了一首新詞,名字就叫做“踏莎行”。
后來,他又以此為名做了很多同類的詞,最出名的,當屬這首“春暮”。
《踏莎行·春暮》
宋·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春色將盡,鶯聲不聞,滿地落花,青梅稀疏。
遙想當年深情約定,如今,一別經年,杳無音訊,你可曉得我這份斷腸的思念?
張小嫻說:
曾經以為,離別是離開不愛的人,有一天,長大了才發現,有一種離別,是離開你愛的人,有一種離別,是擦著眼淚,不敢回首。
世間百態,喜也好,悲也罷,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個人的感受。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習慣可以改變,生活自會更好,看開一些,自當了無煩憂。
- 08 -
菩薩蠻
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被體,故謂之“菩薩蠻”。
唐時,俗稱美女為菩薩,女蠻國的人梳有高高發髻,戴金飾帽子,掛珠玉項圈。
《杜陽雜編》載:當時倡優,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
韋莊曾寫《菩薩蠻》: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人說,江南的江水清澈,女子美好,是別處無法比的。
但是,江南再好,終歸不是家,漂泊之人,何處為故鄉?
海子說:
我要還家,我要轉回故鄉,頭上插滿鮮花。我要在故鄉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聲談吐。
去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愿在外漂泊的你,能早日回家,因為故鄉總有人想你,家里還有人等你。
- 09 -
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霸王烏江自刎,虞姬也香消玉殞,血染之地,化作虞美人花,后人欽佩其節烈可嘉,創制詞曲,常以“虞美人”作為曲名,一訴衷腸。
李煜便是這個詞牌名的最佳代言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往事歷歷在目;昨夜東風,身涼心更寥落。我的憂愁,猶如那一江春水,奔流不盡,無聲無息
有人說,李煜是合格的詞人,卻不是一個好君王。只因這世間羈絆太多,夢中人在夢里熟睡,多情郎在詩里流淚。
幸福總是相似,不幸卻各有各的不幸,試問誰能無煩憂呢?
唯有在煩惱中尋找快樂,你自會發現,人生也還有很多樂趣,值得去深深的體會,細細的感受!
- 10 -
相傳隋煬帝在開鑿大運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代發展為大型歌舞曲。
凡是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就是開頭一段。《水調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
而說起這個詞牌,就不得不想起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兒轉過朱紅的閣樓,掛在雕花的窗戶上,而自己卻了無睡意。為什么明月偏偏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才圓呢?誒,此事自古都難以兩全吧。
這世間的人,世間的事,多有南轅北轍,少有殊途同歸,時間不對,人不對,便處處遺憾。
只愿在各自的生活里,好好照顧自己,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一同欣賞這美好的月色。
世間千姿百態,人生苦辣酸甜,誰人能完全體會個中滋味?品詩品詞,亦是品味人生,看完此文,不知你最喜歡哪一個詞牌呢?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