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靈,草木亦有心。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自然頗為親近,多少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它們分別對應了傲、幽、澹、逸四種品質,至今仍是國人的精神文化象征。
今天,就跟隨詩詞君一起,在詩詞天地中遨游,探尋中國人骨子里的風雅吧!
丨梅丨
探波傲雪,
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
是為高潔志士。
《雪梅·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的魁首,是詠物詩中的無冕之王,是冬日的精靈,雪中的靈魂。
她不與凡桃俗李在春天爭艷,獨自盛放在嚴寒的冬日。
在漫天雪地中,這一抹亮色,給天地添上色彩;在肅殺之氣中,她飄來暗香,給沉悶帶來靈動……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喜愛梅花,因為她的高潔。不爭,不顯,不露,只是自己靜靜綻放。
就算花瓣落盡,就算被踏入泥濘里,香氣依然芬芳撲鼻。
這種香氣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里飄蕩出來的,清香透徹。
《山園小梅》(節選)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據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
踏雪尋梅,名士風度,是極致的風雅。
如果你沒看過“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雪梅,那你一定要去看看。
看它凌寒獨自開,看它一任群芳妒,看它繁花碩碩開滿樹,夜深人靜時白雪皚皚,淡淡梅香如故。
丨蘭丨
空谷幽放,
孤芳自賞,
香雅怡情,
是為世上賢達。
《點絳唇·蘭花》
宋代·姚述堯
瀟灑寒林,玉叢遙映松篁底。
鳳簪斜倚,笑傲東風里。
一種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風細,國人爭媚,不數桃和李。
蘭花能進大雅之堂,也能處幽暗山林,不怕雨打風吹,不懼電閃雷鳴,笑傲一生。
不爭不搶。不媚不俗,以靜香制美艷,不因顏色動人,只為一縷幽芳。
《題畫蘭》
清代:鄭燮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蘭花生長在山頂的巖石上,土層很薄,只有深深的扎根在石頭縫中,才能吸收到營養,借天時地利,散縷縷幽香,濃烈而芬芳。
從來不去關心腳下翻滾的浮云,不去理會喧鬧的世俗,管它幾時來又幾時去,與世無爭,靜謐濃香。
《題畫蘭》
清代:鄭燮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山中的蘭花,一叢叢,一株株,星羅棋布,品德自高尚,堅貞不屈,清香浮動,何必去和百花去比爭奇斗艷呢。
誠如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這就足夠了。
丨竹丨
篩風弄月,
瀟灑一生,
清雅澹泊,
是為謙謙君子。
《竹》
南北朝·劉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
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
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竹,象征著勤懇。
竹子在前幾年,生長速度極慢,從第五年開始瘋狂生長,僅僅六周,就能長到十幾米高。
在那些悄無聲息的日子里,它默默扎根,蓄積能量。
成長并非一蹴而就,今日的高聳入云,不過是厚積薄發。
《酬馬八效古見贈》
唐·高適
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
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
愿托靈仙子,一聲吹入云。
竹,象征著謙虛。
竹子外直中空,人一旦能夠做到虛懷若谷,便能夠匯集百河而成為汪洋;人如能做到無欲無爭,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蘇東坡愛竹,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
世間千變萬化,社會瞬息萬變,唯有竹精神,千百年來一如既往,當社會各種風潮向我們內心襲來,唯愿此生能成為如竹一般的君子。
做一個品味高雅的人,不世俗,不勢利,堅守內心,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丨菊丨
凌霜飄逸,
特立獨行,
不趨炎勢,
是為世外隱士。
《不第后賦菊》
唐末·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野性,它的天然,它的淡香,而在于它那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它嬌艷卻不妖冶,質樸卻不卑微。
無須播種,不要培育,哪里有泥土哪里就能生根,只要給它一點點立足之地,哪怕是懸崖峭壁,或是石隙禿巖,它就能開出一片燦爛,凸現一種精彩。
更重要的是,深秋時節,萬木枯萎,百花凋謝,它卻依然獨自開放。
《野菊》
宋代·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
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永遠不要因為別人的人云亦云而去選擇你要走的路,聽從你的內心,選擇自己最想走的路便好。
正如那菊花,從不與百花爭艷,只是在冷清的深秋時盛放在稀疏的籬笆邊。
他寧可在枝頭凋謝,也不愿吹落在北風之中,有了堅定的信念,你的路才能夠走得很長、很遠。
《寒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不與百花爭寵,到秋天的時候獨自綻放,這種高風亮節、寧靜致遠的品質,卻被說是清高孤傲。
人生在世,歲月匆匆,所謂的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功名利祿,也不過是黃梁一夢。
愿君哪怕居住在門庭若市的環境中,也能保持一顆寧靜的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鐘愛。
經歷過生活忙碌和環境繁雜,我們才發覺簡單生活的悠然自得;
品味了虛偽狡詐和世態炎涼,我們才懂得質樸處世的難能可貴。
愿君也能有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