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譯文] 野草枯萎,鷹眼銳利;積雪溶化,馬蹄輕快。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澧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注釋:
詩題一作《獵騎》。《樂府詩集》、《萬首唐人絕句》取此詩前四句作一首五絕,題作《戎渾》,《全唐詩》亦以《戎渾》錄入卷五一一張祜集中,皆誤。
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新豐市:故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北,是古代盛產美酒的地方。
細柳營:在今陜西省長安縣,是漢代名將周亞夫屯軍之地。《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借此指打獵將軍所居軍營。
角弓:用獸角裝飾的弓 。
眼疾:目光敏銳。
暮云平:傍晚的云層與大地相連。
射雕:北齊斛律光精通武藝,曾射中一雕,人稱“射雕手”,此引用其事以贊美將軍。
譯文: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聲和著強風一起呼嘯!將軍的獵騎,飛馳在渭城的近郊。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銳的鷹眼;積雪融化,飛馳的馬蹄更像風追葉飄。轉眼間,獵騎穿過了新豐市,駐馬時,已經回到細柳營。凱旋時回頭一望,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無垠,暮云籠罩,原野靜悄悄。
賞析:
一個全身裝的將軍,在渭城狩獵,只聽見風的吼聲與拉弓射箭的聲音。放眼望去,雪后的原野,衰落草凋枯,動物無所隱藏。鷹徘徊在高空中,很快就發現在目標。原野上騎著馬狩獵的將軍很快趕過去,收獲獵物。不久,就已滿載而歸。瞧那威武的將軍早已過了新澧市,就要到細柳營了。忽然,將軍驀然回首,只看見射雕的空中,綿連數千里的云霞如大海般平靜。
全詩描寫了將軍狩獵的事兒。第一聯,開門見山,寫了將軍狩獵的地點,通過“風勁”與“角弓鳴”兩個意象突顯了將軍射箭技術之高超。第二聯通過對周圍環境進行描寫“草枯”“雪盡”,從而描寫了一幅“雪后衰草圖”,只見獵鷹在空中徘旋,“將軍騎馬趕獵物”其中構成了因果關系。第三聯,從側面表現了將軍的狩獵騎術技術之高超。尾聯,能過將軍回望射雕處,自然的過渡到對景物的描寫。“千里暮云平”這樣的景物也表達了作者的心胸之寬廣,另外,“射雕處”與“角弓鳴”照應,從而更好的表現了將軍騎射技術之高超。
其中最令讀者玩味的一句,莫過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不僅畫出了一副“雪后衰草圖”而且通過“疾”“輕”兩個形容詞,使我們似乎看到了鷹那雙望穿千里的眼睛,也看見了將軍騎馬在雪原上飛奔的場面。這兩個典型的藝術形象。
全詩形象生動鮮明,景物描寫準確,細致,大氣,是一副典型的“雪原狩獵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經過一個冬天,野草枯萎,小動物無處藏身,獵鷹的眼睛更容易發現獵物,更加敏銳。冬雪消融,馬跑起來沒有了雪的軟綿滯礙,嘚嘚馬蹄異常輕快。“鷹眼疾”、“馬蹄輕”寫出了狩獵的痛快淋漓,反映了詩人觀獵時心情的輕松愉快。獵鷹在上空盤旋偵察,發現獵物,撲向地面。獵手看到信號,驅馬急馳追趕。空中和地上同時圍捕,場面生動而有氣勢。
兩句詩對仗工整,各自獨立,而內在意義卻前后相承。
關鍵詞:觀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