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低渡水,檐雨細隨風”的意思:曠野的云低貼著平靜的水面,屋檐上滴落的雨水一絲一絲呈細條狀,隨著風的吹動而搖擺。
這兩句是說歡宴時值雨天,所見樓前的景色——雨云低垂,如流水般飛過,雨下個不停;風助雨勢,雨細隨風,點點滴滴從檐前落下。寫景細針密縫,十分逼真,韻味濃郁。“低”字、“細”字用得巧妙、傳神。
絕域長夏晚,茲樓清宴同。
朝廷燒棧北,鼓角滿天東。
屢食將軍第,仍騎御史驄。
本無丹灶術,那免白頭翁。
寇盜狂歌外,形骸痛飲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細隨風。
出號江城黑,題詩蠟炬紅。
此身醒復醉,不擬哭途窮。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關鍵詞:“野云低渡水,檐雨細隨風”的意思及全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