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久久久久_真实的国产乱ⅹxxx66v_久久精品国产综合精品_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_日韩综合在线播放_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韋莊《秦婦吟》“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原文翻譯賞析

作者:佚名 古詩詞考題 來源:網絡

《秦婦吟》是唐末五代詩人韋莊創作的長篇敘事詩。這是一首樂府詩。后人把《秦婦吟》與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北朝樂府《木蘭辭》并稱為“樂府三絕”。此詩在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兩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為中國古代敘事詩樹立了一座豐碑。

背景

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軍攻入長安,僖宗出逃成都,韋莊因應試正留在城中,目賭長安城內的變亂,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臥病;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東都洛陽,他將當時耳聞目見的種種亂離情形,通過一位從長安逃難出來的女子——即秦婦的“自述”,寫成長篇敘事詩《秦婦吟》。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風側鸞欹鬢腳斜,紅攢翠斂眉心折。

借問女郎何處來,含嚬欲語聲先咽。

回頭斂袂謝行人:“喪亂漂淪何堪說。

三年陷賊留秦地,依稀記得秦中事。

君能為妾解征鞍,妾亦與君停玉趾。”

這是全詩第一段,八韻十六句。起二韻寫這首詩中所敘事的時和地。時是中和癸卯春,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八八三年)。地是在洛陽城外。雖然花依然盛開,但四方路上都沒有行人,故此也沒有塵土揚起。下二韻是寫人。忽然看見楊樹下有一個女人在歇腳。她頭發蓬松,鬢腳不整,皺緊眉頭,好象很悲哀的樣子。再下四韻八句是問答。詩人問姑娘從何處來。女郎在未回答之前,聲音先就抽咽了。后來回頭對行人(發問的詩人)說:“我是因為兵亂流落到這里來的。在長安城里淪陷了三年,至今還記得那邊的情況。如果你愿意為我解鞍下馬,在這里休息一會兒,我也可以為你停留一會兒(講講我的經歷)。

黃巢于廣明元年(公元八八0年)十二月攻入長安,自稱齊帝。唐僖宗倉皇逃難,奔入成都。中和三年三月,李克用擊敗黃巢兵,收復長安。這首詩開始就說明“中和癸卯春三月”,可知詩中敘述的女郎是在長安被困三年,直到黃巢敗逃后才脫身東行,漂泊到洛陽來的。這就是韋莊本人的遭遇,他正是在長安淪陷三年,而于癸卯三月離長安到洛陽的。因此,這首詩用女郎自述的口氣,這個女郎就代表了韋莊本人。

前年庚子臘月五,正閉金籠教鸚鵡。

斜開鸞鏡懶梳頭,閑憑雕欄慵不語。

忽看門外起紅塵,已中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倉皇,朝士歸來尚疑誤。

是時西面官軍入,擬向潼關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盡道賊軍來未及。

須臾主父乘奔至,下馬入門癡似醉。

適逢紫蓋去蒙塵,已見白旗來匝地。

這是第二段,八韻十六句。敘述廣明元年十二月五日黃巢部隊攻入長安的情況。從這一段起,都是女郎的自述。詩意仍以二韻四句為一個小段落。詩人把這個女郎安排為一位長安貴人家里的侍女,那天早上,她打開了鏡盒,還懶得梳頭。獨自靠著欄干,正在教鸚鵡說話,忽然看見門外塵土飛揚,接著又看見街上有人在打鼓。居民們都慌慌張張地走出門來,上朝辦公的官員都趕回家來,還懷疑他們所聽到的消息不確。這時西邊有官軍開拔進城,打算調到潼關去擔任警備。同時有消息傳來:博野軍(京都禁衛部隊)已頂住了敵人,敵人一時不會打進城。誰知道我家主人騎馬趕回來,人都如癡如醉了。他說:看見皇帝已逃難出城,敵人的白旗已經遍地都是,沖進城來了。

扶羸攜幼競相呼,上屋緣墻不知次。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

北鄰諸婦咸相湊①,戶外崩騰如走獸。

轟轟昆昆乾坤動,萬馬雷聲從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

日輪兩下寒光白,上帝無言空脈脈。

陰云暈氣若重圍,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氣漸隨帝座移,妖光暗射臺星拆。

①相湊:相聚集。

以上是第三段,八韻十六句,寫黃巢部隊入長安城的情況。前八句寫長安城中慌亂的景象,人民都互相呼喚著東躲西藏。屋子里是一片混亂,門外是兵馬馳突。后八句寫皇城里起火,夜晚的天象也顯示著災難。長安皇城中南北七條街,東西五條街,都是政府公署倉庫所在之處。宦者星共有四個,在皇位左右,這里用以比喻擁護皇帝逃難的內官。皇帝所在之處,天上有一股紫氣,皇帝改換居住的地方,紫氣也跟著遷移。臺星是三臺星,共有六個,是三公的天象。現在臺星也被敵人的妖光所拆散了。這是用以比喻朝廷官員都逃散了。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

舞妓歌姬盡暗捐①,嬰兒稚女皆生棄。

東鄰有女眉新,傾國傾城不知價。

長戈擁得上戎車,回首香閨淚盈把②。

旋抽金線學縫旗,才上雕鞍教走馬。

有時馬上見良人,不敢回眸空淚下。

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

妝成只對鏡中看,年幼不知門外事。

一夫跳躍上金階,斜袒半肩欲相恥③。

牽衣不肯出朱門,紅粉香脂刀下死。

南鄰有女不記姓,昨日良媒新納聘。

琉璃階上不聞行,翡翠簾間空見影。

忽看庭際刀刃鳴,身首支離在俄頃。

仰天掩面哭一聲,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鄰少婦行相促,旋解云鬟拭眉綠④。

已聞擊托壞高門⑤,不覺攀緣上重屋。

須臾四面火光來,欲下回梯梯又催。

煙中大叫猶求救,梁上懸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鋸⑥,不敢踟躇久回顧。

旋梳鬢逐軍行,強展蛾眉出門去。

舊里從茲不得歸,六親自此無尋處。

①暗捐:俏俏地拋棄。

②盈把:把,即握。盈把,即滿手。

③相恥:恥即辱,加以侮辱。

④眉綠:畫眉毛的青黛色。

⑤擊托:即敲打。托,同拓,有打擊之義。

⑥全刀鋸:從刀鋸之下保全了生命。

以上是第四段,二十一韻,四十二句。寫婦女所受的兵災戰禍。先用四句作概括:家家流血,處處冤聲,伎女小孩,都被拋棄。其次寫四鄰婦女受難殞命的情況。東鄰美女是被擄掠去的,西鄰、南鄰少女是被殺死的。北鄰少婦是被火燒死的。每人用四韻八句來敘述。最后三韻六句是女郎自述:她幸而沒有被殺,但被軍人脅迫,不敢不答應,止好梳理頭發勉強展眉,裝出笑容,跟著他走。從此之后,歸不得家門,四親六眷也都斷絕來往。

一從陷賊經三載,終日驚憂心膽碎。

夜臥千重劍戟圍,朝餐一味人肝膾。

鴛幃縱入豈成歡,寶貨雖多非所愛。

蓬頭垢面眉猶赤①,幾轉橫波看不得。

衣裳顛倒語言異,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臺多半是狐精②,蘭省諸郎皆鬼魅③。

還將短發戴華簪,不脫朝衣纏繡被。

翻持象笏④作三公⑤,倒佩金魚⑥為兩史⑦。

朝聞奏對入朝堂,暮見喧呼來酒市。

①眉猶赤:西漢末,樊崇起兵反王莽,兵皆畫眉作紅色,當對稱“赤眉賊”。

②柏臺:御史臺,御史大夫的公署。

③蘭省:秘書省,又稱蘭臺、蘭省。有校書郎等郎官。

④象笏:象牙做的朝版。

⑤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

⑥金魚:三品以上官員佩帶金魚。

⑦兩史:柏臺、蘭省,合稱兩史。謂御史大夫與御史中丞。

以上是第五段,九韻十八句。女郎被迫嫁給黃巢部下的軍人之后所看到的新貴人的種種情況。開始六句是敘述自己的生活。自從落在黃巢軍人手中,已有三年,整天都是又驚又憂,夜晚睡在戒備森嚴的武器包圍里,每天吃的止有一味被殺的人的心肝。雖然與那軍人同睡,那里有什么歡愛。金銀寶物雖然搶來了不少,可不是我所愛的。因為那個軍人蓬頭垢面,一副“赤眉賊”的樣子,幾次三番的看,總是看他不順眼。從此以下五韻十句,描寫黃巢新朝廷中的文官。這批人衣裳都穿不整齊,說話多是外地口音,立過功勛的人,臉上都刺字雕花。柏臺、蘭省里的官員,盡是一些狐精、鬼魅。頭發沒有留長,已戴上了簪子,晚上睡覺,連朝衣都不脫下,就裹在繡花被子里了。作三公的人,連朝笏都不會捧,常常是翻轉捧的;作兩史的人,連金魚都顛倒掛的。這些人,早晨去上朝奏事,下午傍晚都哄到酒店里去酗酒。

一朝五鼓人驚起,叫嘯喧爭如竊議。

夜來探馬入皇城,昨日官軍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來兮暮應至。

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色喜。

皆言冤憤此時銷,必謂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馬傳聲急,又道官軍全陣入。

大彭小彭①相顧憂,二郎四郎②抱鞍泣。

泛泛數日無消息,必謂軍前已銜璧③。

簸旗掉劍卻來歸,又道官軍悉敗績。

①大彭:時溥,小彭:秦彥。二人都是彭城(今徐州)人。

②二郎、四郎:二郎即黃巢。團為他排行第二。四郎是他的弟弟黃揆。

③銜璧:帝王兵敗投降,向勝利者銜壁請罪。軍,指官軍。

以上是第六段,九韻十八句。寫長安城中人民所知的唐軍與黃巢軍戰爭情況。有一天,黎明時,城里人民都驚醒起身,大家在叫喊,或竊竊私議。據說昨夜有騎馬的探子進入皇城,報告官軍已收復了赤水鎮。赤水鎮在長安城西渭南縣東,離長安止有一百多里。官軍如果早晨出發,晚上應當可以到達長安。聽了這個消息,騎馬的兇徒們都喪氣吞聲,被他們霸占的女伴們都在屋子里偷偷地高興。大家以為這些妖徒今天必死無疑,各人的冤憤可以銷氣了。過了一會兒,又有人騎馬奔來傳報消息。說大隊官軍已經進城。這時,黃巢部下的將軍大彭小彭都在擔憂,黃巢和他的兄弟也上馬哭泣了。可是,轉眼過了幾天,毫無消息。大家以為黃巢已向官軍投降。誰知道他們又揮旗舞劍,高興地回來,還說官軍已吃了個大敗仗。這一段敘述的歷史事實是中和二年二月涇原大將唐弘夫大敗黃巢部將林言于興平,同時王處存率兵二萬人攻入京城,受到百姓的歡迎。黃巢率領部下逃去。豈知王處存軍隊紀律更壞,軍士入城后,大肆奸淫搶劫。黃巢軍從灞上分幾路反攻。王處存軍隊蒼皇潰亂,迅即敗退。黃巢收復長安,惱怒百姓歡迎王處存,把所有的青年壯丁都殺死,街坊上流血成渠。

四面從茲多厄束,一斗黃金一斗粟。

尚讓①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

東南斷絕無糧道,溝壑漸平人漸少。

六軍②門外倚僵尸,七架③營中填餓殍。

長安寂寂今何有,廢市荒街麥苗秀。

采樵砍盡杏園花,修寨誅殘御溝柳。

華軒繡縠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凄涼無故物。

內庫④燒為錦繡灰,天街⑤踏盡公卿骨。

①尚讓:是黃巢的宰相。

②六軍: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策軍,稱為六軍,都是保衛京師的禁軍。

③七架:未詳。《長安志》有七架亭,在禁苑中,去宮城十三里。恐怕不是此詩所云七架營。陳寅恪以為“架”字乃“萃”字之誤。引《穆天子傳》中“七萃之士”以解釋此詩。亦恐非是,因此詩中名物詞語皆不用古典,且所有的寫本都沒有作“萃”字的。

④內庫:內藏庫,唐太宗在禁城內置庫,后世皇帝以為私有庫藏。

⑤天街:禁城內的街道。

以上是第七段,十韻二十句。寫官軍敗退,黃巢收復長安后的情況。官軍雖然退出長安,但仍把長安四面包圍著,阻止了黃巢的糧食運輸。城中米價飛漲,食物供應困難。尚讓家的廚房里止有樹皮可吃,黃巢的餐桌上供應的惟有割下來的人肉。人民一批一批地餓死,埋葬在溝壑里,所以墳多而人少了。禁衛軍的營門外靠著餓死僵尸,營里也滿是死人。整個長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無所有,八街九市,過去的繁華的地方,現在已長出了麥苗。杏園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溝兩旁的楊柳,也因為軍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一切華美的屋宇、錦繡、絲縠,都已銷散;朱門甲第的富貴大家已破敗了一大半。皇宮里的含元殿、花萼樓,已是荊棘叢生,讓狐貍野兔去游行了。總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滿眼所見,已不見舊有的人物。皇宮貯藏珍寶錦繡的內庫,已燒成一大堆灰燼;在天街上行走,腳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貴族的骸骨。

來時曉出城東陌,城外風煙如塞色。

路旁時見游奕軍,坡下寂無迎送客。

霸陵東望人煙絕,樹鎖驪山金翠滅。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墻匡月。

以上是第八段,四韻八句。從此以下,寫女郎走出長安后一路所見所聞。這四韻一段是個序引。她說:那天早晨走出東門,城外的風景宛如邊塞上一般。一路上常常看見有軍人在巡邏;山坡下也不象太平時候那樣有接送客人的熱鬧。東望霸陵,不見人煙。驪山上雖然還有茂盛的樹木,但金碧輝煌的臺殿樓閣,已經不見了。過去的車馬大道,已成為荊棘叢林;路上沒有宿店,旅行人到了夜晚,只好露天睡在斷墻腳下。

明朝曉至三峰路①,百萬人家無一戶。

破落田園但有蒿,摧殘竹樹皆無主。

路旁試問金天神②,金天無語愁于人。

廟前古柏有殘孽,殿上金爐生暗塵。

一從狂寇陷中國,天地晦冥風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陰兵驅不得。

間日徒歆奠享恩,危時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③簫管不曾聞,筵上犧牲無處覓。

旋教魔鬼傍鄉村,誅剝生靈過朝夕。

妾聞此語愁更愁,天遣時災非自由。

神在山中猶避難,何須責望東諸侯。

①三峰路:三峰,即華山。三峰路,即去華山的大路。

②金天神:華山之神。

③寰中:此寰字不可解,英人嘉爾斯引《正字通》解作“宮周垣也”,即殿庭的圍墻。然則“寰中”就是“廟內”。

以上是第九段,十二韻,二十四句。寫女郎在第二天繼續東行至華陰縣的情況。她一路行去,止見人煙寥落,田園破敗,竹樹失去主人,都被摧殘得不成樣子。走過華山神廟,就進去問問山神。山神說,我比你還憂愁得兇,簡直無話可說。廟前古柏樹都被砍光,僅馀殘蘗;殿上的銅香爐也已黯然失色,積滿灰塵。自從黃巢起兵造反以來,天昏地暗,風雨烏黑。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詛咒不靈了;壁畫上的陰兵陰將,也不會顯神通了。平時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現在危難的時候,卻沒有神通的能力幫助人民。我做神實在不行,心里非常慚愧;止好躲避在深山里。現在我的廟里已沒有簫管之聲,也沒有人來獻三牲給我吃。我沒有辦法,止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幾個男女過日子。女郎聽了山神的話,愈加憂愁,原來這是天降災難,神與人都無辦法。神還要到深山中去避難,那就不必責怪東方的許多掌兵的將軍了。

這一段是詩人借金天神的話來諷刺潼關以東那些節度使的。他們擁兵自保,對黃巢軍沒有辦法,但卻縱容部下,虐害百姓。正如金天神的失去神通,靠手下的小鬼去禍害老百姓一樣。東諸侯,主要是淮南節度使高駢。由于他的失策,黃巢軍隊才能渡淮而北,長驅直入東、西京。

前年又出楊震關,舉頭云際見荊山。

如從地府到人間,頓覺時清天地閑。

陜州主帥忠且貞,不動干戈惟守城。

蒲津主帥能戢兵,千里晏然無戈聲。

朝攜寶貨無人問,暮插金釵惟獨行。

以上是第十段,止有五韻十句。從此以后,寫女郎出潼關以后情況,這一小段是過渡性質的交代。楊震關即潼關。楊震是東漢時一位大學者,華陰縣人,被稱為“關西孔子”。女郎一出潼關,就望見荊山,進入虢州地界。頓時覺天地清閑,一片太平景象,如同從地獄里來到人間。陜州主帥指虢陜觀察使王重盈,蒲津主帥指河中節度使留后王重榮。兄弟二人,當黃巢軍隊攻破潼關時,都止是上一個奏表,報告軍情,自己卻并不出兵迎擊,關起城門自保。詩人借女郎的話,說他們“忠且貞”、“能戢兵”。一個是“不動干戈能守城”,一個是“千里晏然無戈聲”,都是諷刺話。但在女郎的心目中,這里是太平世界。清早,身上帶著珍寶,夜晚,頭上插著金釵,孤身行走,都沒有強徒來搶劫。

此段第一句“前年”二字恐怕有誤。從上下文看來,似乎應當是“前天”的意思。但各個抄本都作“前年”,不便妄改,姑且照抄。

明朝又過新安東,路上乞漿逢一翁。

蒼蒼面帶苔蘚色,隱隱身藏蓬荻中。

問翁本是何鄉曲,底事①寒天霜露宿。

老翁暫起欲陳詞,卻坐②支頤仰天哭。

鄉園本貫東畿縣③,歲歲耕桑臨近甸。

歲種良田二百廛,年輸戶稅三千萬。

小姑慣織褐絁袍,中婦能炊紅黍飯。

千間倉兮萬斯箱,黃巢過后猶殘半。

自從洛下屯師旅,日夜巡兵入村塢。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下高風吹白虎。

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頃囊如卷土。

家財既盡骨肉離,今日垂年④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萬家。

朝饑山草尋篷子,夜宿霜中臥獲花。

①底事:何事,為什么,疑問語。

②卻坐:退坐。

③東畿:畿是京都四周的地區。懷、鄭、汝、陜四州為東畿,設東畿觀察使。

④垂年:各個寫本均同,但不可解,大約是垂老之意。

以上是第十一段,十四韻,二十八句。寫女郎在新安縣東遇到一個老翁。老翁自述其所受災難,官軍對人民的搶劫搜括比黃巢更兇。女郎說:在新安東郊,因為找茶水喝,遇到一個老人家,臉色青蒼,躲藏在蘆花堆里。她問老人家是哪里人?為什么在這么大冷天露宿在蘆花堆里?老人想回話,又坐下來兩手扶頭,仰天大哭。后來他說:我是本地人,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繳稅三千萬。家里小姑娘會織綢子做袍褂,中年婦女能做紅黍飯。家中有糧倉千間,儲糧一萬箱。黃巢軍隊過后,還剩一半。自從官軍開到洛陽,日日夜夜有巡邏兵到村塢里來騷擾。他們拔出了劍,揮舞著白虎旗,象一陣旋風似地下馬沖進門來,把我家里搶得一掃精光。家里既已一無所有,止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謀生路。我現在是一個孤苦老頭,可是山里還有幾千萬家難民,在吃草根,露天睡在蘆花堆里。

這一段詩中所有數字,都是夸大了的,不可認真。“年輸戶稅三千萬”,羅振玉校本改為“三十萬”。周云青注本依羅改本,亦作“三十萬”。他還引用《通典》,唐代上戶丁稅,每年繳十文。三千萬就該有三百萬戶,這個數字似乎過多。于是改為“三十萬”,就止有三萬戶,差不多了。其實唐代戶口稅制度,先根據貧富差別來定每個丁男的人頭稅。上戶是富戶。每年繳稅十文,是一個上戶丁男應繳的稅額。如果家有三丁,每年就得繳稅三十文。再說,東畿一縣,也不會有三萬戶之多。三千萬果然過多,三十萬也還是夸大的。老人家有“良田二百廛。一廛是一百畝,二百廛就該有二萬畝。如果這個老人是擁有二萬畝地的大地主,他決不會流落到骨肉分散,自己睡在蘆花被里。還有,躲在山里的難民也不會有千萬戶。

唐詩,對于這種用數字的描寫方法,千萬不宜用數學觀念去和詩人算賬。李白的“白發三千丈”,就使改為三尺,也還嫌長。羅振玉是個通人,也能作詩,應該懂得唐代詩人的習慣,可是他居然不顧校勘學的嚴謹原則,自作主張,把“三千萬”改為毫無根據的“三十萬”。按照詩的聲律,這個字必須用平聲字,作者韋莊懂得聲律,所以他用“三千萬”。如果這個地方該用仄聲字,他肯定會用“三十萬”。羅振玉這樣一改,周云青還在注文中認為“似是”,這就非但暴露出他們都不懂聲律,而且還侮辱了作者韋莊,使他表現為連平仄和諧都不懂的詩人了。

不但是數字的夸張,就是人名地名,唐代詩人也都是作為修辭方法使用的。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是極有氣魄的名句,可是有人偏要用地理觀念來妄改。有的說:黃河怎么會上到白云里去?只有黃沙,堆得高,才能“遠上白云間”。有的說:黃河離涼州城有一千多里,作《涼州詞》就不該用“黃河”。其實,能讀詩的人,知道詩人是在寫塞外風光,他把幾個特征結合在一起:浩罕的黃河、孤城、高山、羌笛、沒有春意。詩人并不專詠涼州,而富于地理觀念的讀者就感到不對頭了。如果碰到一個富于數學觀念的讀者,他一定會把“萬仞山”也改一改。因為一仞是八尺,萬仞就有八萬尺,涼州城外那有八萬尺的高山?

妾聞此老傷心語,竟日闌干①淚如雨。

出門惟見亂梟鳴,更欲東奔何處所。

仍聞汴路②舟車絕,又道彭門③自相殺。

野色徒銷戰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④江南風景異。

自從大寇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⑤。

誅鋤竊盜若神功,惠愛生靈如赤子。

城濠固護教金湯⑥,賦稅如云送軍壘。

奈何四海盡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難徒為闕下人,懷安卻羨江南鬼。

愿君舉棹東復東,詠此長歌獻相公。

①闌干:縱橫。

②汴路:到開封去的路。

③彭門:即彭城(徐州)。

④見說:“見”字作“被”字解。見說,即被告知。

⑤四鄙:四郊。

⑥金湯:金城湯池。比喻堅固的城池。金城,猶言銅墻鐵壁。湯池,沸水的城濠。教字不可解,疑有誤。

以上是第十二段,十一韻,二十二句。這是全詩的結束,詩人仍借女郎的話,說明了此詩的創作動機。女郎聽了老人的傷心話,整天哭泣,淚落如雨。出門惟見梟鳴,不見人跡。想再往東走,不知到何處是好。聽說去開封的路斷了;又聽說彭城在內亂。郊野、河邊,全是死尸。恰好有人從金陵(南京)來,說江南的風景大不相同。自從黃巢軍隊進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沒有戰事。那邊的主帥象有神力似的鎮壓盜賊,惠愛百姓如同子女一樣。那邊城池堅固,攻打不下;各處繳納到軍營中來的賦稅多得很。當四海八方都亂得如洪水滔滔的時候,獨有江南一塊土地卻平坦如砥。我是個京城里的人,現在卻逃難在異鄉;因為渴望安全,反而羨慕做江南的鬼。我希望你趕快乘船向東去,把這首長詩獻給江南的相公。

前半段是敘述黃巢軍隊退出長安后,騷擾洛陽、開封一帶的情況。后半段頌揚江南的太平安定。詩結句所謂“相公”,是指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周寶。周寶駐守潤州(鎮江),保持了江南的太平。韋莊從長安出來,在洛陽住了一時,就到江南。這首詩大概是他為了獻給周寶而作,因此以頌揚周寶為結束。

這首詩大體上雖然寫黃巢軍隊的奸淫燒殺,但從老人的口中吐露出來的,卻是官軍比黃巢更壞。《北夢瑣言》說:這首詩因“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兩句而為公卿所驚訝,恐怕也并不全是為此,可能還是觸怒了那些“東諸侯”。

鑒賞:

《秦婦吟》無疑是我國詩史上一才華橫溢的長篇敘事詩之一。長詩誕生的當時,民間就廣有流傳,并被制為幛子懸掛;作者則被呼為“秦婦吟秀才”,與白居易曾被稱為“長恨歌主”并稱佳話。其風靡一世,盛況空前。然而這首“不僅超出韋莊《浣花集》中所有的詩,在三唐歌行中亦為不二之作”(俞平伯)的(秦婦吟),卻厄運難逃。由于政治緣故,韋莊本人晚年即諱言此詩,“他日撰家戒,內不許垂《秦婦吟》幛子,以此止謗”(《北夢瑣言》)。后來此詩不載于《浣花集》,顯然出于作者割愛。至使宋元明清歷代徒知其名,不見其詩。至近代,《秦婦吟》寫本復出于敦煌石窟,真乃天幸。

從公元880年(唐僖宗廣明元年)冬到公元883年(中和三年)春,即黃巢起義軍進駐長安的兩年多時間里,唐末農民起義發展到高潮,同時達到了轉折點。由于農民領袖戰略失策和李唐王朝官軍的瘋狂鎮壓,斗爭殘酷,而百姓蒙受著巨大的苦難和悲慘的犧牲。韋莊本人即因應舉羈留長安,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臥病,他便成為這場震撼神州大地的社會巨變的目擊者。經過一段時間醞釀,在他離開長安的第二年,即中和三年,在東都洛陽創作了這篇堪稱他平生之力作的史詩。在詩中,作者虛擬了一位身陷兵中復又逃離的長安婦女“秦婦”對邂逅的路人陳述其親身經歷,從而展現了那一大動蕩的艱難時世之各個方面。總之,《秦婦吟》既是一篇詩體小說,當然具有紀實性質。全詩共分五大段。首段敘述詩人與一位從長安東奔洛陽的婦人(即秦婦)于途中相遇,為全詩引子;二段為秦婦追憶黃巢起義軍攻占長安前后的情事;三段寫秦婦在圍城義軍中三載怵目驚心的各種見聞;四段寫秦婦東奔途中所見所聞所感;末段通過道聽途說,對剛剛平定的江南寄予一線希望,為全詩結尾。

《秦婦吟》用了大量篇幅敘述了農民軍初入長安引起的動亂。毫無疑問,在這里,作者完全站在李唐王朝的立場,是以十分敵視的態度看待農民革命的。由于戴了有色眼鏡,即使是描述事實方面也就不無偏頗,攻其一點而不及其余。根據封建時代正史(兩唐書)記載,黃巢進京時引起坊市聚觀,可見大體上做到井然有序。義軍頭領尚讓慰曉市人的話是:“黃王為生靈,不似李家不恤汝輩,但各安家。”而軍眾遇窮民于路,竟行施遺,唯憎官吏,黃巢稱帝后又曾下令軍中禁妄殺人。當然,既是革命,便難免流血;加之隊伍龐大,禁令或不盡行,正如《新唐書·黃巢傳》所記載“賊酋擇甲第以處,爭取人妻女亂之”的破壞紀律的行為總或不免。而韋莊卻抓住這一端作了“放大鏡”式的渲染:

適逢紫蓋去蒙塵,已見白旗來匝地。扶羸攜幼競相呼,上屋緣墻不知次。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北鄰諸婦咸相湊,戶外崩騰如走獸。轟轟琨琨乾坤動,萬馬雷聲從地涌。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舞伎歌姬盡暗捐,嬰兒稚女皆生棄。“秦婦”的東西南北鄰里遭到燒殺擄奪,幾無一幸免。仿佛世界的末日到了,整個長安城就只有嘶殺聲與哭喊聲。由于作者把當時的一些傳聞,集中夸大,不免失實。但是,就在這些描述中,仍有值得讀者注意的地方。在農民起義風暴的席卷下,長安的官吏財主們的惶惶不可終日的仇視恐懼心理,得到了相當生動的再現。在他們眼中,不僅起義軍的“暴行”令人發指,就連他們的一舉一動,包括沿襲封建朝廷之制度,也是令人作惡的:“衣裳顛倒語言異,面上夸功雕作字。柏臺多半是狐精,蘭省諸郎皆鼠魅。還將短發戴華簪,不脫朝衣纏繡被。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魚為兩史。”詩中表現的統治階級對農民起義的仇視心理,可謂入木三分。這段文字,卻從另一個角度,生動地反映出黃巢進入長安后的失策,寫出農民領袖是怎樣惑于帝王將相的錯誤觀念,在反動統治階級力量未曾肅清之際就忙于加官賞爵,作繭自縛。由此發現詩中涉及這方面的內容相當豐富,它還寫到了農民起義軍是怎樣常處三面包圍之中,與官軍進行拉鋸戰,雖經艱苦卓絕的奮爭而未能解圍;他們又是怎樣陷入困境,自顧不暇,也就無力解民于倒懸,致使關輔人民餓死溝壑、析骸而食;以及他們內部藏納的異己分子是如何時時在祈愿他們的失敗,盼望恢復失去的天堂。而這些生動形象的史的圖景,是正史中不易看到的,它們體現出作者的才力。

正如上文所說,《秦婦吟》是一個動亂時代之面面觀,它的筆鋒所及,又遠不止于農民軍一面,同時還涉及了封建統治者內部矛盾。韋莊在描寫自己親身體驗、思考和感受過的社會生活時,違背了個人的政治同情和階級偏見,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李唐王朝的官軍和割據的軍閥。詩人甚至痛心地指出,他們的罪惡有甚于“賊寇”黃巢。《秦婦吟》揭露的官軍罪惡主要有二:其一是搶掠民間財物不遺余力,如后世所謂“寇來如梳,兵來如篦”。詩中借新安老翁之口控訴說:“千間倉兮萬斯箱,黃巢過后猶殘半。自從洛下屯師旅,日夜巡兵入村塢。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風吹白虎。入門下馬如旋風,罄室傾囊如卷土。家財既盡骨肉離,今日殘年一身苦。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萬家。”

其二便是殺人甚至活賣人肉的勾當。這一層詩中寫得較隱約,陳寅恪、俞平伯先生據有關史料與詩意互參,發明甚確,扼要介紹如下。據《舊唐書·黃巢傳》,“時京畿百姓皆寨于山谷,累年廢耕耘。賊坐空城,賦輸無入,谷食騰踴。米斗三四千。官軍皆執山寨百姓鬻于賊,人獲數十萬”。《秦婦吟》則寫道:“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夜臥千重劍戟圍,朝餐一味人肝膾”,而這些人肉的來源呢?詩中借華岳山神的引咎自責來影射諷刺山東藩鎮便透漏了個中消息:“閑日徒歆奠饗恩,危時不助神通力。寰中簫管不曾聞,筵上犧牲無處覓。旋教魘鬼傍鄉村,誅剝生靈過朝夕。”俞平伯釋云:“筵上犧牲”指三牲供品;“無處覓”就得去找;往哪里去找?“鄉村”,史所謂“山寨百姓”是也。“誅剝”,殺也。“誅剝生靈過朝夕”,以人為犧也,直譯為白話,就是靠吃人過日子。以上云云正與史實相符。黃巢破了長安,珍珠雙貝有的是——秦婦以被擄之身猶曰“寶貨雖多非所愛”,其他可知——卻是沒得吃。反之,在官軍一方,雖乏金銀,“人”源不缺。“山中更有千萬家”,新安如是,長安亦然。以其所有,易其所無,于是官軍大得暴利。

凡此兩端(搶掠與販人),均揭露出封建官軍與人民對立的本質。而韋莊晚年“北面親事之主”王建及其僚屬,亦在此詩指控之列。陳寅恪謂作者于《秦婦吟》其所以諱莫如深,乃緣“志希免禍”,是得其情實的。

韋莊能寫出如此具有現實傾向的巨作,誠非偶然。他早歲即與老詩人白居易同寓下邽,可能受到白氏濡染;又心儀杜甫,寓蜀時重建草堂,且以“浣花”命集。《秦婦吟》這首詩正體現了杜甫、白居易兩大詩人對作者的影響,在藝術上且有青出于藍之處。

杜甫沒有這種七言長篇史詩,唯白居易《長恨歌》可以譬之。但《長恨歌》浪漫傾向較顯著,只集中表現兩個主人公愛的悲歡離合。《秦婦吟》純乎寫實,其椽筆馳騖所及,時間跨度達兩三年之久,空間范圍兼及東、西兩京,所寫為歷史的滄桑巨變。舉凡乾坤之反覆,階層之升降,人民之涂炭,靡不見于詩中。如此宏偉壯闊的畫面,元、白亦不能有,唯杜甫(五言古體)有之。但杜詩長篇多政論,兼及抒情。《秦婦吟》則較近于純小說的創作手法,例如秦婦形象的塑造、農民軍入城的鋪陳描寫,金天神的虛構、新安老翁的形容,都是如此。這比較杜甫敘事詩,可以說是更進一步了。在具體細節的刻劃上,詩人摹寫現實的本領也是強有力的。如從“忽看門外紅塵起”到“下馬入門癡似醉”一節,通過街談巷議和一個官人的倉皇舉止,將黃巢軍入長安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和由此引起的社會震動,描繪得十分逼真。戰爭本身是殘酷無情的,尤其在古代戰爭中,婦女往往被作為一種特殊戰利品,而遭到非人的待遇。所謂“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蔡琰)《秦婦吟》不但直接通過一個婦女的悲慘遭遇來展示戰亂風云,而且還用大量篇幅以秦婦聲口畢述諸鄰女伴種種不幸,畫出大亂中長安女子群像,具有相當的認識價值。其中“旋抽金線學縫旗,才上雕鞍教走馬”二句,通過貴家少婦的生活突變,“路上乞漿逢一翁”一段,通過因破落而被骨肉遺棄的富家翁的遭遇,使人對當時動亂世情窺班見豹。后文“還將短發戴華簪”數句雖屬漫畫筆墨,又足見農民將領迷戀富貴安樂,得意忘形,鬧劇中足悲者。從“昨日官軍收赤水”到“又道官軍悉敗績”十數句,既見農民軍斗爭之艱難頑強,又見其志氣實力之日漸衰竭,凡此刻劃處,皆力透紙背;描摹處,皆情態畢見。沒有十分的藝術功力,焉足辦此。《秦婦吟》還著重環境氣氛的創造。從“長安寂寂今何有”到“天街踏盡公卿骨”十二句,寫兵燹后的長安被破壞無遺的現狀,從坊市到宮室,從樹木到建筑,一一道來,纖毫畢見,其筆力似在《長恨歌》、《連昌宮詞》描寫安史之亂導致毀壞的文字之上。尤其“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竟使時人驚訝,堪稱警策之句。“長安寂寂今何有,廢市荒街麥苗秀”,洛陽是“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而一個婦人在茫茫宇宙中踽踽獨行,“朝攜寶貨無人問,暮插金釵唯獨行”。到處是死一般的沉寂,甚至比爆發還可怕,這些描寫較之漢魏古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這類詩句表現力更強,更細致成功地創造了一種恐怖氣氛。總之,《秦婦吟》在思想內容上是復雜而豐富的,藝術上則有所開創,在古代敘事詩中堪稱扛鼎之作。由于韋莊的寫實精神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他的個人偏見,從而使得此詩在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長恨歌》之后,為唐代敘事詩樹起了第三座豐碑。

關鍵詞:秦婦吟

相關閱讀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韋莊《秦婦吟》“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原文翻譯賞析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p-s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 99爱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色情天天久久 | 葵司在线视频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福利视频网站 | 国产偷抇久久精品a片蜜臀a | 91av看片|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看 | 黄色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三级影院 | 成人av一区二区亚洲精 | 国产对白叫床清晰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国拍亚洲精品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 国产四区| 青青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一二三 | 日本高清一级 | 久久aⅴ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 | 亚洲一二三区不卡 | 在线观看黄a∨免费无毒网站 | 日本aⅴ中文| 波多野结衣中文AV无码专区 |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无码av无码专区 | 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网站一级片| 欧美在线免费看视频 | 凤隐电视连续剧免费观看 | 国产自拍在线 | 亚洲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