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這兩句表現了老友久別,把酒相對,情意深長——連干了十杯,都毫無醉意,我是多么感激你對老朋友的深長情意啊!故友重逢,主人殷勤勸飲,十觴不醉,詩人內心極為激動,今昔之感殊深,意境深遠。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 世事兩茫茫。
參考譯文
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今夜又是一個什么吉日良辰,讓我們共同在這燭光下敘談。
青春壯健年少歲月能有多少,轉瞬間你我都已經兩鬢如霜。
昔日往來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內心激蕩不得不連聲哀嘆。
沒想到我們已分別廿個春秋,今天還能親臨你家里的廳堂。
相分別是你還沒有結婚成家,倏忽間你的子女已成幫成行。
他們彬彬有禮笑迎父親老友,親切地詢問我來自什么地方?
還來不及講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兒女快把酒菜擺上。
冒著夜雨剪來了青鮮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嘗。
主人感慨見面的機會太難得,開懷暢飲一連喝干了十幾杯。
一連喝干十幾杯還沒有醉意,令我感動你對老友情深意長。
明日分別后又相隔千山萬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緒難斷。
賞析
《贈衛八處士》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大概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作華州司功參軍時所作。乾元元年(758年)冬天,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冬天杜甫曾告假回東都洛陽探望舊居陸渾莊。乾元二年三月,九節度之師潰于鄴城,杜甫自洛陽經潼關回華州,衛八的家就在杜甫回轉時經過的奉先縣。在奉先縣,杜甫訪問了居住在鄉間的少年時代的友人衛八處士。一夕相會,又匆匆告別,產生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于是寫下這動情之作贈給衛八處士。
此詩作于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后。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渺茫,無限感慨。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干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知”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后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低徊婉轉,耐人尋味。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此詩寫久別的老友重逢話舊,家常情境,家常話語,娓娓寫來,表現了亂離時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滄海桑田”和“別易會難”之感,同時又寫得非常生動自然,所以向來為人們所愛讀。
關鍵詞:“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的意思及全詩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