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二)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9.下列各項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3分)
(2)可急使兵守函谷關(guān),無內(nèi)諸侯軍,稍征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3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漢高祖劉邦的為人行事,具有哪些特點?請分點簡要概括。(3分)
參考答案
5答案:A(固:本來)
6答案:B(B項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A項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以”╱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項連詞,因為╱介詞,把。D項動詞,做,擔任╱介詞,替,給。)
7答案:C(C項都是名詞作動詞,稱王。A項名詞作狀語,向西╱名詞作動詞,西進。B項助詞,用在形容詞后,表……的樣子╱意動,認為對的。D項名詞作動詞,登記╱項羽的名)
8答案C(棄市:處以死刑)
9答案D(D“倍”通“背”;“蚤”通“早”。A項固定結(jié)構(gòu)╱賓語前置句。B項交情╱緣故。C項作動詞,接觸、沾染╱意動,苦于,為……所苦)
10(1)答案:秦時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xiàn)在情況危急,所以幸而來告訴我。(“游”“活”“幸”各1分)
(2)答案:可以趕快派軍隊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軍進來:(再)逐漸征集關(guān)中的兵卒來增加自己的實力,(以便)抵抗他們。(“內(nèi)”“益”“距”各1分)
11答案:(1)策略靈活;(2)慮事長遠;(3)善用人心;(4)善于納諫;(5)行事果斷。(任意3點即為滿分)
參考翻譯: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jié),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lǐng)們有的說應(yīng)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guān)中,就是因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jīng)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后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于秦朝的苛政法令已經(jīng)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guān)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yīng)當當關(guān)中王。現(xiàn)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把軍隊撤回霸上的,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guī)約。”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guān)中做秦王。
有人游說沛公說:“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區(qū)的十倍,地理形勢又好。現(xiàn)在聽說章邯投降項羽,項羽給他的封號是雍王,在關(guān)中稱王。如今要是他來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擁有這個地方了。可以趕快派軍隊守住函谷關(guān),不要讓諸侯軍進來:再逐漸征集關(guān)中的兵卒來增加自己的實力,以便抵抗他們。”沛公認為他的話有道理,就依從了他的計策。十一月中旬,項羽果然率領(lǐng)諸侯軍西進,想要進入函谷關(guān)。可是關(guān)門閉著。項羽聽說沛公已經(jīng)平定了關(guān)中,非常惱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關(guān)。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羽發(fā)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對項羽說:“沛公要在關(guān)中稱王,讓秦王子嬰做丞相,把秦宮所有的珍寶都據(jù)為己有。”曹無傷想借此求得項羽的封賞。亞父范增勸說項羽攻打沛公,項羽正在犒勞將士,準備次日和沛公會戰(zhàn)。恰巧項伯想使張良活下來,趁夜來沛公軍營見張良,于是用言辭向項羽解釋,項羽這才作罷。次日沛公帶了百余名隨從騎兵,驅(qū)馬來到鴻門見項羽,向他道歉。項羽說:“這是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憑什么會這樣呢?”沛公因為帶著樊噲、張良的緣故,才得以脫身返回。回到軍營,立即殺了曹無傷。
關(guān)鍵詞: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