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這兩句是說,清晨登上城樓,尚有寒意,只見那甕城墻腳陰處殘雪未消;衙鼓聲聲,清晰入耳,街市上尚無喧囂之聲。所見、所感、所聞,將江州城清晨景象的特征概括無余。
出自白居易《庾樓曉望》
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霧曉籠銜嶺月,頻風暖送過江春。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注] 此詩為白居易被貶江州期間所作。
①子城:大城所屬的小城,即內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甕城或月城。這里指甕城。 ②衙鼓:舊時衙門中所設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③塵:塵囂。喧囂的聲音。
簡析
白居易站在庾樓之上,策動他內心的不是洶涌的豪情,而是悠遠的鄉情。
獨憑朱欄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首二句寫明了時間、地點和景色,定下了全詩的意境。
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
此二句繼續寫景,蘋風就是單純的指風,古人認為“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所以稱風為蘋風。其中后一句寫得很妙,指明了季節是初春,那邊的蘋風一吹,便將溫暖的春天送到江這邊來了。
子城陰處尤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節為冬末春初,城市陰處的雪還未化盡;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時間是清晨,人們一天的工作還未開始,衙門口大鼓前還沒有塵土飛起——說明沒人在那兒活動。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末二句是點睛之筆,前面寫景、寫景,到結束了來這么一句感嘆,戛然而止,卻意蘊悠遠。這望鄉人中,白居易何嘗不是其中一個。
關鍵詞:“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