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規章制度)
A.而藺相如病篤
C.悉更約束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能表明趙括不可將兵的一組是(3分)(D)
①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②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③受命之日,不問家事④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⑤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⑥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
A.①③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
A.面對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于是秦就使用反間計,唆使趙王以趙括為將,趙王中計,并以趙括來代替廉頗。
B.趙王起用趙括為將時,遭到藺相如、趙括父母等人的極力反對,他們多次勸諫均于事無補,最終造成秦軍坑殺數十萬趙軍的慘痛結局。
C.趙母將趙奢與趙括進行對比,認為趙括不如父親體恤部下,不能以國事為重,并已預見到了戰爭的失敗,懇求趙王免于連坐,最終如愿。
D.秦將白起截斷趙軍運糧的道路四十多天,趙軍饑餓難耐,趙括親自與秦軍搏斗,死于戰場,趙國損失共四十五萬人。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2)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
答案
(1)如果趙國不用趙括為將也就罷了,要是一定讓他為將,使趙軍失敗的一定就是他呀。
(2)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將軍,由他親自捧著飲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當做朋友看待的數以百計。
參考譯文
關鍵詞:“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閱讀答案及原文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