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③。嘗謁告④上冢,還,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競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敵中輟耳。”上嘗得佳鷂⑤,自臂⑥之,望見征來,匿懷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鷂競死懷中。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回:回轉,扭轉。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霽威:息怒。④謁告:請假。⑤鷂:猛禽。⑥臂:手臂,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著。⑦固:故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善回人主意 ▲ (2)故中輟耳 ▲
(3)外皆嚴裝已畢 ▲ (4)上嘗得佳鷂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時,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請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4分)(1)善于、擅長 (2)停止 (3)完成、結束 (4)曾經
2.(3分)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征神色一點不改變,皇上也就息怒了。
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鷂,奏事時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勸誡皇上不能玩物喪志(不要忘記國家大事)。
附加注釋
⒈善:擅長,善于
⒉回:回轉,扭轉。
⒊上:指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
⒋霽(jì)威:息怒。霽:收斂
⒌謁告:請假。
⒍南山:終南山,在今西安市東南七八十里。
⒎嚴裝:裝備整齊。
⒏嗔:生氣。
⒐中輟:中止。輟:停止。
⒑鷂:猛禽。
⒒臂:手臂,這里為動詞,意思是用手臂架著。
⒓匿:藏。
⒔固:同“故”,故意。
⒕競:最終。
譯文:
魏征的樣貌雖不超過一般人,卻有膽識謀略,善于讓皇帝回心轉意。魏征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征卻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請假回家上墳,回來后對皇上說:“聽別人說,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整裝待發。但現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確實有這樣的打算,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鷂鷹,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見魏征前來,藏到懷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鷂鷹最終悶死在皇上懷中。
關鍵詞:李世民畏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