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嶧山碑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卻與他人戒后車。
①頌德山頭石:指刻在石頭上的碑文。 ②戒后車: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③嶧山碑:又叫嶧山刻石。秦始皇巡行各地途中登鄒嶧山(亦稱嶧山)立的第一個刻石,頌揚其統一事業及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刻石原在山東鄒縣東南,傳為李斯所書,原石已失,有重摹本流傳。
七絕《讀嶧山碑》是一首詠史詩。前兩句是“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贊揚秦始皇平定六國統一天下的功績,贊頌李斯(相君)是當時才華出眾之人。后兩句是詩人看到安史之亂及以后,藩鎮割據,朝廷政令不行,全國實際處于分裂狀態,因而以古鑒今,發出感嘆——這些刻在石頭上的歌功頌德的碑文,應當作為后人的前車之鑒啊!發思古之幽情,刺當今之現實,言淺意深,蘊含極豐。
關鍵詞:“誰知頌德山頭石,卻與他人戒后車。”全詩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