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①,誰謂薄世榮。
【注】①蹇劣:笨拙。
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歌開頭兩句寫了詩人對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說世人無論高低貴賤,總要為生活而奔走經營。
B.七、八兩句,詩人截取了早春清晨一個短暫時刻的山中景物,情景交融,呈現出一幅生動的幽居圖畫。
C.詩歌最后兩句,詩人自嘲笨拙愚劣,只能安于幽居獨處,同時對世間的榮華充滿鄙薄厭倦。
D.這首詩將思想情感融人對自然景物與生活場景的描寫之中,詩風平和沖淡、清新質樸。
16.詩歌是如何表現詩人的“幽居”之情的?請簡要分析。
答
15.C .“同時對世間的榮華充滿鄙薄厭倦”分析錯誤,“誰謂薄世榮”借反問表達了詩人對幽居獨處、獨善其身的滿足,又表達了對別 人的追求并不鄙棄的態度。
16.①詩歌開篇以世人為生活奔走經營,反襯自己不為名利所擾,悠然自得的心境。
②詩人用白描手法,描繪了微雨來過,春草叢生,青山迎來曙色,鳥雀繞舍啼叫的美景,突出了環境的清幽,側面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
③詩人偶與道人邂逅,有時與樵夫同行,借敘事表現自己“幽居”紅塵外,少與人接觸。同時,交往的人物身份是“道人”“樵者”,體現了詩人生活的平靜和內心的悠閑。
④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幽居”生活的滿足。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