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字于喬,余姚人。成化十年鄉試第一。明年舉進士,復第一。授修撰,累遷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鏞請豫選妃嬪備六宮。遷上言:“山陵未畢,禮當有待。祥譚①之期,歲亦不遠。陛下富于春秋,請俟諒陰既終,徐議未晚。”尚書周洪謨等如遷議,從之。帝居東宮時,遷已為講官②,及是,與日講,務積誠開帝意。前夕必正衣冠習誦,及進講,敷詞詳切,帝數稱善。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謝遷善于進諫的一組是(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3.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參考答案
9A 務 致力
10D 況且 遞進關系
11C
12A 以皇帝年輕為理由不對 應該是以禮 為主因
13.
(1)他上疏鼓勵太子親賢人遠小人,勤于學習,力戒一味享樂,孝宗很贊賞。
(2)空說禁止沒有用,應該命官署收集弊端,詳細地奏報給朝廷。
(3)等被告知他生了病,皇帝就派遣太醫(去為他治病),并賜給藥和食物,道路上盡是派往謝遷家的使者
【參考譯文】
謝遷,字于喬,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鄉試第一名。第二年考中進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職,連續升遷至左庶子。
弘治元年春,宦官郭鏞提出預選妃嬪以充實六宮。謝遷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應等待。除服之期也不遠了。陛下年輕,請等居喪期滿后,再慢慢地商議也不晚。”尚書周洪謨等也同謝遷意見一致,孝宗同意了。孝宗為太子時,謝遷已是講官,到這時,參加日講,致力于竭誠啟發開導皇帝。日講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齊地練習背誦,到為皇帝講解經史時,對詞的講解詳細準確,獲得孝宗多次稱贊。晉升為少詹事兼侍講學士。
八年朝廷下詔書命謝遷同李東陽進入內閣參預機要事務。時逢謝遷居喪期間,他極力推辭,直到服滿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來官職。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謝遷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他上疏鼓勵太子親賢遠佞,勤于學習,力戒一味享樂,孝宗很贊賞。因為大同發生戰事,滿足不了供應,尚書馬文升請求增加南方兩稅折合的銀兩。謝遷說:“先朝因為南方的賦稅重,所以用折銀的辦法解決,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況且富國在于節省費用,如果花費無節制,即使增加賦稅又有什么用?”尚書倪岳也持反對意見,此議于是擱置下來。
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內府諸庫及糧倉、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馬監、騰驤四衛勇士自以為禁軍不隸屬兵部,一律以空名領取糧餉,其弊尤為厲害。謝遷趁此機會向孝宗提出來,孝宗命令草擬旨文禁止。謝遷說:“虛言禁止無益,應該命官署收集弊端,詳細地奏報朝廷。然后嚴格訂立條約,違犯者必誅,那樣積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
世宗即位,遣使慰問謝遷。謝遷于是派兒子謝正入朝致謝鼓勵皇帝勤學、師法祖先、納諫。世宗用褒獎的語言做了回復。嘉靖二年(1523),又下詔命有關部門去慰問。六年,大學士費宏推舉謝遷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遣官員帶著自己親手寫的詔書到謝遷家起用它,命巡撫、按官敦促他上路。謝遷時年七十九歲了,不得已接受任命。謝遷任職數月后極力請求離去。世宗對待他更加優待,天寒免去上朝參拜,除夕日賜御制詩,有病時則派遣太醫去為他治病,并賜藥和食物,道路上盡是派往謝遷家慰問的使者。謝遷終究在第二年三月辭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正。
關鍵詞:“謝遷,字于喬,余姚人。成化十年鄉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