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這兩句是形容畫家的妙品。色紅而浸在水里的是短短的珊湖,色青而掛下來的是長長的薜荔。“紅”、“青”當頭,是突出色彩的寫法。這種寫法,給讀者以色彩鮮明的感覺,增強詩句的吸引力。
出自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之三
簡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爐。寒天留遠客,碧海掛新圖。
雖對連山好,貪看絕島孤。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壺。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人間長見畫,老去恨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路出塵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床。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浮查并坐得,仙老暫相將。
注
①司馬弟:李固的弟弟。
②方丈:又名方壺,古代傳說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
③天臺:即天臺山,在今浙江省。
④范蠡(lí):春秋時越國大臣。
⑤王喬:傳說中的仙人王子喬。
⑥隨萬物:隨著萬物一同沉浮升遷。
⑦塵氛:世俗之氣。
關鍵詞:“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的意思及全詩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