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
【譯文】 寂寞時登上高處眺望邊遠,轉向南樓又聽一聽凄切的歸雁。
【出自】 南宋 陳亮 《水龍吟·春恨》
水龍吟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①垂楊金淺。遲日催花,②淡云閣雨,③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斗草,④青絲勒馬,⑤風流云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⑥幾多幽怨。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注釋】
①平莎:平整的草。莎,莎草。茸嫩:初生的小草柔嫩之狀。
②遲日催花:春日和暖,催開百花。遲日,春日晝長,故曰“遲日”。
③閣雨:把雨止住。閣,同“擱”。
④金釵斗草:古時女子以金釵為賭注玩斗草的游戲。
⑤青絲勒馬:以青絲帶來勒馬。
⑥羅綬分香,翠綃封淚:指情人分別時,女子贈予羅帶、絲巾的情形。翠綃封淚,《麗情集》記載蜀歌妓灼灼以軟綃聚紅淚寄給自己的情人。翠綃,翠色的絲巾。
【譯文】
繁花深處樓閣時隱時現,東風輕柔和暖吹進半卷起的畫簾。長滿綠草的小路證實了春天的到來,嬌嫩的小草已把廣闊的原野鋪滿。楊柳低垂著它那淡黃色的枝條,太陽緩緩地移動像在催促花兒開得更加鮮艷。薄薄的云層在天上飄浮,挽留著雨點不讓它落到人間,這不冷不熱的氣候似乎在宣告,這是春季里多么美好的一天!可讓人遺憾的是,眼前這花草芳香的景色竟沒有游人賞觀,只有黃鶯和春燕飛來掠去,獨占了這么美好的空間。
心中寂寞的我登高望遠將你思念,想問一聲那從南樓飛越北歸的大雁,可否為我捎封書信,帶去我對你的美好祝愿。回憶往事,也是這樣一個景色怡人的春天,你我踏青郊游,玩著金釵斗草的游戲,挽著青絲韁繩、駕馭著馬兒在綠色的原野上盡情游覽,那難忘的歡樂情景,如今就像風吹云朵一樣消散。分別時,你贈給我香羅帶,我將綠絲巾裹滿淚水送你留念。那幽怨悲傷、戀戀不舍的一刻,將永遠銘刻于我的心間。想起往事,我就會涌起一種斷魂似的傷感。看眼前,天上慘淡的月牙兒在煙霧般的云朵中穿行,遠處是聲聲悲啼不止的杜鵑。一幅凄凄慘慘的景色,更加重了我對你的思念。
譯文1:
盛開的花叢深處,聳立著高樓,東風從半卷的畫簾吹入,令人覺得分外柔軟。春天已經回來,蒼翠鍍上阡陌,平莎長得嬌嫩,垂楊輕輕地飄蕩著金線。春日遲遲地催開百花,云煙淡淡地擱住新雨,剛剛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可恨這繁華似錦的世界,游人還未欣賞,卻全都交給了黃鶯和飛燕。
寂寞時登上高處眺望邊遠,轉向南樓又聽一聽凄切的歸雁。回想拔下金釵挑斗綠草,牽住青絲勒緊征馬,別后已象風云飄流分散。只有絲帶還飄蕩著芳香,翠綠的薄綢還殘留著眼淚,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為離愁傷感卻又是稀薄的煙霧中透出淡淡的明月,遠處傳來杜鵑悲切的叫聲令人腸斷。
譯文2:
高樓掩映的繁花深處,春風溫和柔軟,畫簾半卷。春風染綠了道路,平野上嫩草一望無際,垂柳的柳條黃色清淺。遲遲的麗日催促著花兒開放。淡淡的云彩留住春雨的雨點,天氣溫和宜人,輕寒或輕暖。只恨如此美好芬芳的景色,游人未曾欣賞,卻全都付給黃鶯和飛燕。
寂寞時憑欄念遠,聽南樓傳來一聲聲歸雁。不禁憶念起歡樂的從前,你拔下金釵去斗百草,我牽著青絲韁繩的寶馬,笑著欣賞觀看,但這一切風流美好的生活都煙消云散。贈與熏香的羅帶權作留念,翠色的絲巾上還有你的淚痕。那里包含著你多少幽怨。正當我極度傷心的時候,又傳來幾聲子規的悲啼,滿目盡是淡月疏煙。
【賞析】
《水龍吟·春恨》是南宋詞人陳亮的作品。詞借寫春景,抒發詞人憂時傷國的情懷。上片寫春日清明旖旎的景色,以層樓畫簾為立足點,由近而遠,平莎花草,郊野云煙,春光無限。下片寫閨中寂寞、離愁別恨,由南樓雁鳴,引起對往昔“金釵斗草、青絲勒馬”的追憶,而往事如煙,令人不勝幽怨。最后又回到現實,疏煙淡月,子規悲啼,心境更加凄苦。
這是一首借景言情的抒懷之作。初春時節,春風拂煦,嫩草青青,垂楊金淺,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面對大好春光,詞人卻愁恨滿腔,原因是“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芳菲世界”指淪陷于敵國之手的北方大好河山。從這里便生發了全詞“憑高念遠”的主題。念遠者,念中原也。“一聲歸雁”觸動愁腸,昔日那些輕松的游樂,都“風流云散”了,撫今追昔,不覺離情別恨涌上心頭,“幽怨”難消。正在難以為懷的時候,偏偏子歸鳥悲愴的啼叫聲又在耳邊響起。此詞以傷春之筆表達家國之情,抒寫了作為愛國志士的陳亮對中原未復、國恥未雪的滿腔悲憤。是宋詞中傳頌久遠的愛國名篇之一。
這首詞初看起來,是一首傷春念遠的詞。上闋寫春光爛漫,又作轉折,說春色如此美妙,卻無人欣賞。下闋開頭既已點明全詞的“念遠”主旨,接下通過回憶,寫昔日邂逅的情境與別后的“幽怨”,后又回到眼前,煙月迷離,子規聲咽,一片凄清景致,更增幾多離愁。陳亮乃南宋氣節之士,其創作絕少兒女情長。故有人認為此作寄托了恢復之志。
起首用“鬧”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態,同時總攬春的景象,與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句相比,毫不遜色,加上東風軟(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平莎茸嫩”,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貼切恰當。”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云閣雨,輕寒輕暖。“這些都是春歸大地后帶來的春景、春色。薈萃如此多樣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勝,使人目不暇接而留連忘返。可是歇拍四句卻指出:在今朝,游人未曾賞玩這芳菲世界,只能被啼鶯語燕所賞玩。鶯燕是“能賞而不知者”(《草堂詩余正集》沈際飛語),游人則為“欲賞而不得者”(同上)。
過片兩句,因寂寞而憑高念遠,向南樓問一聲歸雁。從上片看,姹紫嫣紅,百花競放,世界是一片喧鬧的,可是這樣喧鬧的芳菲世界而懶得去游賞,足見主人公的處境是孤立無助的,心情是壓抑的。雁足能傳書信(見《漢書·蘇武傳》),于是鴻雁充當了信使,因為征人未回,向南樓探問歸雁消息。金釵三句,謂昔年賞心樂事,而此時已如風消云散。羅綬三句,謂難忘別時的戀情,難禁別后的粉淚,難遣別久的幽怨。幾多幽怨,數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銷魂三句,有兩種斷法,一斷在“魂”字后,另一斷在“又是”后,兩者都可,而后者較恰當。因為一結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領下面兩句,由于又看到了與昔年離別之時一般的疏煙淡月、子規聲斷,觸發她的愁緒而黯然銷魂。子規鳴聲凄厲,最容易勾動人們別恨鄉愁。
關鍵詞:“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全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