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這兩句是說,羌笛在吹奏古曲《折楊柳》,流鶯在高枝上宛轉鳴唱,似在與笛曲鳴和,十分悅耳動聽。
出自溫庭筠《題柳》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
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墻兩自知。
注
綠煙:指楊柳繁茂如煙的枝條。
羌笛:古代的管樂器。長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出于羌中,故名。
曲:此處指古《橫吹曲·折楊柳》,以切題。
簡析
劉學鍇:就詩面作解,則首聯形容柳絲千條,綠煙金穗,吹拂人面。次聯謂風吹柳絲,如靜婉之裊舞腰,香隨塵起;如嬌嬈之轉舞袖,影伴舞垂。腹聯謂羌笛有《折楊柳》曲,而流鶯百囀,正棲于柳之高枝。尾聯以楊花柳絮或飛入宮墻,或落于九陌作結。此詩若作單純詠物詩讀,實少意味,腹聯更上下句不相連貫。但如將“柳”理解為歌舞女子之象喻,則較為含蓄有味。首聯形容楊柳千絲拂面,綠煙金穗,若不勝春風之吹拂,此狀其“娉娉裊裊”之時,頷聯寫其歌舞,香隨塵起,影伴舞嬌。既寫其藝,復展其姿。頸聯則謂其伴羌笛之曲而歌,如流鶯百囀于枝頭。尾聯則以楊花飄雪,飛過宮墻,喻歌舞女子之征入宮中者。“兩自知”者,宮內宮外之歌舞女子各自知,亦從此兩不相值也。此解未必即作者本意,然就詩而言,不妨有此一解。
關鍵詞:“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的意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