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珪,字朝瑛,烏程人。天順入年進士。授御之。出按河南,以風力聞。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進廣東按察使。久之,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南贛諸府多盜率強宗家仆珪請獲盜連坐其主法司議從之尹直輩謀之李孜省取中旨責珪不能弭盜左遷廣西按察使
孝宗嗣位,擢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入為刑部右侍郎,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與總兵官毛銳討古田僮。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鉉自臨桂深入,敗死,軍遂退。詔停俸討賊。珪復進兵,連破七寨,他賊悉就撫。
弘治七年遷南京刑部尚書,尋召為左都御史。十一年,東宮出閣,加太子少保。十三年代白昂為刑部尚書,再加太子太保。以災異與都御史戴珊共陳時政八事,又陳刑獄四事,多報可。
珪久為法官,議獄皆會情比律,歸于仁恕。宣府妖人李道明聚眾燒香,巡撫劉聰信千戶黃珍言,株連數十家,謂道明將引北寇攻宣府。及逮訊無驗,珪乃止坐道明一人,余悉得釋,而抵珍罪,聰亦下獄貶官。帝之親鞫吳一貫也,將置大辟,珪進曰:“一貫推案不實,罪當徒。”帝不允,珪執如初。帝怒,戴珊從旁解之。帝乃霽威,令更擬。珪終以原擬上,帝不悅,召語劉大夏。對曰:“刑官執法乃其職,未可深罪。”帝默然久之,曰:“朕亦知珪老成不易得,但此事太執耳。”卒如珪議。
正德元年六月,以年逾七十再疏求退,不允。及劉瑾用事,九卿伏闕固諫,韓文被斥,珪復連章乞休。明年二月詔加少保,賜敕馳傳歸。六年十月卒,年八十二。贈太保,謚莊懿。
(選自《明史》卷183,列傳笫71)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南贛諸府多盜/率強宗家仆/桂請獲盜/連坐其主法/司議從之/尹直輩謀之李孜省/取中旨責珪不能弭/ 左遷廣西按察使/
B.南贛諸府多盜/率強宗家仆/珪請獲盜連坐其主/法司議從之/尹直輩謀之/李孜省取中旨責/建不能弭盜/ 左遷廣西按察使/
C.南贛諸府多盜/率強宗家仆/掛請獲盜連坐其主/法司議從之/尹直輩謀之李孜省/取中旨責珪不能弭盜/左 遷廣西按察使/
D.南贛諸府多盜率強/宗家仆珪請獲盜/連坐其主法/司議從之/尹直輩謀之李孜省/取中旨責/珪不能弭盜/ 左遷廣西按察使/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輯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在古代表示升官、加封,與“晉”一樣表示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
B.明朝刑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右侍郎是它的副長官。
C.明代“千戶”為官名,衛所兵制設千戶所,千戶為一所之長官,駐重要府州。
D.伏闕是古代一種禮儀,本指官員拜伏在宮闕之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閔珪做官有名氣,討伐盜賊有功。他出京巡按河南,以氣概魄力聞名。后來進兵討伐盜賊時攻破盜賊的寨 子,招撫了一些盜賊。
B.閔掛擔任法官,依據實情依法判罪。巡撫劉聰在斷案時株連幾十家,閔珪查明實情,治了李道明和黃珍的罪,劉聰也因此事而被貶官。
C.閔珪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他說吳一貫案件不符合事實,罪當判罰服勞役,就在連皇帝都不允許的情況下, 他仍堅持己見不改變。
D.閔掛晚年一再請求退休,終于如愿。在劉瑾當權、韓文也遭罷斥的時候,閔珪似有明哲保身之意,于是接連 上章請求退休,皇帝第二年同意了他的請求。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帝不允,珪執如初。帝怒,戴珊從旁解之,帝乃霽威,令更擬。
(2)“朕亦知珪老成不易得,但此事太執耳。"卒如珪議。
參考答案
4、C
5、B
6、C
7、皇帝不允許,閔珪堅持己見不改。皇帝惱怒,戴珊從旁邊勸解,皇帝才息怒,命令重新定罪。
(2)我也知道閔老練成熟很難得,只是他對此事太固執了。最終依從了閔珪的奏議。
關鍵詞:“閔珪,字朝瑛,烏程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