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歌者傳
(選自《剡源戴先生文集》)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未相值也
B.姊意誠美
C.食饜糠糲
D.按所授歌
答案:C 饜:滿足
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蓋凡使者三至,三辭之
B.①則出少年女奴數輩
C.①而感其恩,且業已出
D.①賤窮者既以禮辭聘
答案:D(A.代詞,這件事∕指示代詞,這;B.連詞,于是、就∕連詞,卻;C.連詞,況且,表遞進∕連詞,尚且,表讓步;D.介詞,用)
11.以下六句話編為四組,體現二位歌者的所作所為讓士大夫有愧的一組是(
①其一人為一武帥得之,絕幸,有貲權
③凡使者三至,三辭之
⑤煩民妻教其歌,而時與之祿
A. ③④⑤
答案:A(應扣緊題干中“讓士大夫有愧”這個關鍵詞,判斷二歌者的哪些行為讓那些“一經患難,反如不相識”的士大夫有愧,主要應該從幸者的角度來選患難卻能幫助提攜的弱者的行為。所以應該選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組是(
A. 富貴歌女創立歌伎館,再三邀請貧窮歌女到館中教授婢女們唱歌,貧窮歌女以自己習慣了鄉野生活為由加以拒絕。
B. 貧窮歌女日漸衰老,以前熟唱的歌曲雖然很好,但已經好久不再練習,能傳授給別人自然也高興。
C. 富貴歌女有時到館中,見婢女們的演唱技藝有進步就高興,否則就對貧窮歌女說些督促責備的話,好像擔心貧窮歌女不替她盡心盡責似的。
D. 戴子認為很多衣冠楚楚的士大夫,多憑著文辭和道德互相來往交游,一旦經歷患難,很容易翻臉,就好像不曾認識似的。
答案:A(富貴歌女邀請貧窮歌女的理由是“愿相娛以盡吾志”,不是教婢女們唱歌。)
13.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民妻者亦居貧久,不敢相咈,竟致諸館中。(5分)
譯文:貧窮歌女也(因為)身處窮困的時間太長,不敢違背富貴歌女(的心愿),最終還是被富貴歌女請到了館中。
評分標準:居:處于,身處。咈:違背,相:她,富貴歌女。竟:最終。致:招來。每個點1分。
(2)民妻惋悔,內不自堪。(2分)
譯文:貧窮歌女悵恨后悔,內心有些受不了。
評分標準:惋(1分):怨恨、悵恨、嘆惜;堪(1分):忍受。
(3)斯乃求全已甚之論,君子蓋無責于其人焉。(3分)
譯文:這是過于求全責備的言論,君子大概不該責備她們這些人啊!
【參考譯文】
咸淳和德佑年間,杭州有十個擅長唱歌的歌女,憑借才貌名揚天下,因為戰火而四處流落都不知下落。其中一個歌女被一位軍官娶為妻,并且十分受寵愛,掌握了家中財產大權。而另一個嫁給普通百姓為妻,在這位軍官管轄的地方生活。在她們還未相遇的時候,隱隱約約常常互相知道一些對方的消息。不久那位被軍官寵愛的歌女重新創立歌伎館,到處尋找嫁給百姓的那個貧窮歌女,并且對她說:“我和你往昔本來是同類人,我十分幸運地擺脫了厄難,同你在這里相遇,希望我能讓你快樂,并實現我的愿望。”貧窮歌女說:“姐姐您的心意確實很好,但是我已經把自己拋棄在村野,吃慣了粗食雜糧,穿慣了土布衣服,貧窮困厄,在富貴人之中求得容身,勉強讓我這樣做,就會有辱我的樸素清貧,我不能去啊。”富貴歌女派去的使者共去了三次,貧窮歌女推辭了三回,說的話同第一次一樣。但是富貴歌女的心意很堅決,請求的意愿一次比一次強烈。貧窮歌女也因為身處窮困的時間太長,不敢過于違抗富貴歌女的心愿,最終還是被富貴歌女請到了館中。
兩個人相見,互相詢問離別期間的艱難困苦和暢談過去相處的友情,十分歡欣融洽。富貴歌女擔心如果不用什么事情就把貧窮歌女留下,會讓貧窮歌女不安心,就找來幾個年輕的婢女,煩請貧窮歌女教她們唱歌,并且按時給貧窮歌女工錢,讓貧窮歌女回家時能有錢給丈夫養家。貧窮歌女已經日漸衰老,以前能熟唱的歌曲雖然很好,但已經好久不再練習,也高興能傳授給別人,就毫不羞慚地為富貴歌女教授婢女。那幾個婢女都按照她教授的歌曲,咿咿呀呀地張合著她們的嘴唇、屈伸著她們的肢體學習著,每天一直到天黑才能休息。富貴歌女有時也從帥府來一次,檢查所傳授的歌曲,婢女們的演唱技藝有進步就高興,沒有進步就對貧窮歌女說些督促責備的話,好像擔心貧窮歌女不替她盡心盡責似的。貧窮歌女感到凄婉后悔,內心有些受不了。但是想到富貴歌女的恩德,況且自己已經從家中走出,所以始終不敢埋怨,與富貴歌女情意相投,沒有違抗的話語。
戴子說:我在杭州的時候,看見那些穿戴很整齊的士大夫,很多都是憑著文辭和道德互相來往交游,然而一旦經歷患難,就翻臉好像不認識似的,而這兩個歌女只是憑借倡優技藝為生的人,是大家平時談話所不愿提及的,她們卻能做出這樣的舉動,士大夫們不對此感到愧疚嗎?然而一些愛評論的人還認為富貴歌女既然因為道義關懷體恤舊友,就不應當苛刻地督責她的過錯;貧窮歌女既然能夠出于禮節而推辭聘請,就不應當諂媚地順從別人的欲望。這是過于求全責備的言論,有道德的君子大概不該責備她們這些人啊!
關鍵詞:二歌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