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戰(zhàn)。時以眾寡不敵,乃退入城,復與企力戰(zhàn)拒守。矢盡,以杖棒捍之,遂為流矢中目,不堪復戰(zhàn)。后與元禮斬杜窋,以功封豐陽縣伯,邑五百戶。加授征東將軍、豫州刺史。仲遵宿稱干略,為鄉(xiāng)里所歸。及為本州,頗得嘉譽。梁司州刺史柳仲禮每為邊寇,太祖令仲遵率鄉(xiāng)兵從開府楊忠討之。梁隨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謂諸將曰:“本圖仲禮,不在隨郡。如即攻守,恐引日勞師。今若先取仲禮,則桓和可不攻自服諸。君以為何如?”仲遵對曰:“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B.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C.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D.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經史,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
B.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C.襲爵,封建社會的一種繼承制度,通常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繼承人(世子)承襲原有爵位。
D.贈,即追贈,指頭給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迫封官爵或榮譽稱號,以表揚其對朝廷的貢獻。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泉仲遵年少有為,操行雅正。他十三四歲就擔任主簿、縣令,隨父兄出入戰(zhàn)陣,甚為勇決;為官之處,雅行清白,為人稱道。
B.泉仲遵勇敢果斷,英勇善戰(zhàn)。他曾與泉企共同據守洛州,箭矢已盡就以木棒御敵;后與元禮一起斬殺杜窋,受到朝廷的封賞。
C.泉仲遵盡心軍事,謀略出眾。柳仲禮侵犯邊地,開府楊忠征求諸將意見,泉仲遵積極進言獻策,并率先登城,擒獲桓和和柳仲禮。
D.泉仲遵推行善政,清正愛民。他曾任南洛州刺史,關注民眾生活,安定百姓,使流民相繼歸順;為官清廉,周邊的少數民族也樂于順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仲遵宿稱干略,為鄉(xiāng)里所歸。及為本州,頗得嘉譽。
(2)清和以仲遵善于撫御,請隸仲遵。朝議以山川非便,弗之許也。
參考答案
4、D
5、A
6、C
關鍵詞:“泉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閱讀答案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