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節的詩句
山居苦【宋】作者:【趙庚夫】
栽松成曲徑,洗石出秋屏。
米價占新月,更籌認曙星。
買牛鄰共契,祭灶婦看經。
不覺成頭白,頻看燒地青。
行都錢歲【宋】作者:【孫嵩】
插架馀殘歷,挑燈憶故鄉。
年光蛇赴壑,羈旅雁隨陽。
禁闕迎儺鼓,鄰街祭灶香。
英雄須自力,容易鬢毛蒼。
庚子送灶即事【現代】作者:【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祭灶【宋】【佚名】
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吃灶糖【清】【佚名】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命小兒嘗。
跳灶王【清】【佚名】
年關催人諸事忙,乞兒結伴扮灶王。
敲竹歌嗓門前舞,賞錢好言稟玉皇。
獻壽【宋】作者:【孫緯】
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灶時。
答曾存之【宋】作者:【秦觀】
環堵蕭然汝水隈,孤懷炯炯向誰開。
青春不覺書邊過,白發無端鏡上來。
祭灶請鄰聊復爾,賣刀買犢豈難哉。
故人休說封侯事,歸釣江天有舊臺。
壽彭簿【宋】作者:【王邁】
武夷深處有臺仙,岳降元肖六日前。
早挾雄文偕漢史,晚將奇策對堯天。
一官祭灶真游戲,萬里搏風吏勉旃。
早晚菑川再惟上,好將名姓壓英躔。
祭灶詩【宋】作者:【呂蒙正】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祭灶詞【宋】作者:【范成大】
古傅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
乞取利市歸來分。
【閱讀延伸:祭灶節習俗】
祭灶
祭灶,印象磨滅不去。記得很小的時候,奶奶在祭灶的那天總是拿著一串佛珠,端坐在灶前的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家里的陳姨薛媽她們,總是忙忙碌碌。不停地往灶前的供桌上擺放很多的東西,說是祭灶。在我腦中還有印象的,是那些黑節骨,白節骨和油棗之類的糕點滿滿地攤上一桌。祭灶這天,母親可也不是等閑之輩。她按照奶奶的指示,獨自去揭灶上那張已經發黃了的舊灶神爺像。然后,再把新的灶神爺像粘貼上去。在下來之后,母親還得恭恭敬敬地跪拜一番,連鞠三躬呢。那時的我,人雖小,當然也放達的很。小孩,總想把什么事都攪得熱鬧,這是天性。奶奶癟著那張沒剩幾顆老牙的嘴,還盡護著我說,-乖兒鬧玩未必不好。奶奶叫著陳姨,帶我出去還買鞭炮呢。臘月二十三,理該是送灶神爺上天的日子。在薄暮時分,我見過薛媽用黃糊糊的膠糖涂在灶神爺的嘴上。我們小孩不懂薛媽究竟在干什么?后來,才聽奶奶說,-這叫粘灶,把灶神爺的牙齒粘住,免得他上天去跟玉皇大帝瞎扯什么。有的人家,還搞得挺是考究。除了糖膠粘嘴,還要另去搞一些酒糟,涂抹在大灶門邊。此種俗稱叫作-醉司令的玩意,目的也是想讓灶神爺醉得神志不清,不讓他亂說瞎纏。避棄雜進某種兇兆。
中華千年遺傳下來的習俗名目繁多,而且都挺有意思,可以沒完沒了地一直延續下去。
據說,人們普遍瞧不起這位灶神爺是事出有因的。凡間對灶神爺的身世來歷各說其詞,眾講不一。最廣泛流傳的,要算玉皇大帝與灶神爺是同姓之說。因為兩人本是同一張姓的緣故,玉皇大帝就把七仙女中最小的`那位女兒許配給了灶神爺當了老婆。但是,灶神爺在天上仍然劣性不改,大犯天規。終究讓玉皇大帝打下凡間。讓他投胎于一戶人家,管做火夫。夫君跌落凡間,玉皇大帝的嬌女也不得不隨這個窮管灶的一同受罪。可是,玉帝的老婆王母娘娘不忍心看到女兒和女婿那樣窮迫潦倒。于是,就跑到玉皇大帝面前活纏死糾。最后,總算迫使玉皇大帝給灶神爺封了一個王位。所以,灶神爺就能坐在凡間的灶堂里那樣坐享其成。自然,灶神爺多少年來就那樣。顯然,坐的很是得意,凡間的人們奉供的也很高興。
灶神爺當了神仙,許多方面總會被人說得和寫得痛快淋漓,有聲有色,不出破殘。其實不然,灶神爺也會發出嘆息。在臘月二十三要上天的日子里,人們祭灶,意愿就是把他順利送上天堂。然后,這事還沒算辦妥。到了大年三十,人們還要迎接灶神爺的下界,指望他給人間降吉。
掃塵
1、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2、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里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里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后用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掃屋之后,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后,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艷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
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關鍵詞:祭灶節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