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辭玉文言文翻譯
人各有其寶。宋國那個獻玉的人認為人世間最珍貴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獻給子罕,而子罕認為人世間最珍貴的是廉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搜集的子罕辭玉的文言文翻譯,供大家閱讀!
原文:
宋人或①得玉,獻諸②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為寶也,故敢⑤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⑥,爾⑦以玉為寶;若以與我⑧,皆喪寶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寶。”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子罕,宋國國相。
【注釋】
①或:有人。②諸:“之于”的合音。“獻諸子罕”即“獻之于子罕”,意為向子罕獻上玉。③以:即“以之”,把它……。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⑤敢:表敬詞。⑥寶:指珍貴的東西。⑦爾:你。⑧若以與我:如果把它給我。⑨皆喪寶也:意為兩個人都失去珍貴的東西。指獻玉者失去玉,子罕因被賄而失去廉潔的品質。⑩人:各人。指獻玉者和子罕兩人。
【譯文】
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石的人說:“(我)把它給雕琢玉器的.工匠看過了,玉匠認為是一塊寶玉,所以敢把它獻給你。”子罕說:“我把不貪財作為珍寶,你把玉石作為珍寶;如果把玉石給我,那么兩人都失去了珍貴的東西,不如我們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貴的東西。”
【文言知識】
1.者。“者”在古文中有兩個基本用法。一是作代詞用,可代人、代物、代事。如上文“獻五者”,即獻玉的人。二是作助詞用,表停頓或語氣。如“天者,氣也”,意為天空是一股氣。
2.曰。“曰”相當于“說”、“道”。上文“子罕曰”、“獻玉者曰”,即是子罕說、獻玉的人道。與“曰”同義的還有“云”。
【文化常識】
古人把五看得跟金子一樣珍貴,所以對富貴人家常用“金玉滿堂”來形容。成語有“金玉良言”,意為像金玉一樣有價值的話。古代帝王的印章是用玉雕刻的,稱王璽印。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掛在腰帶上,一則顯示其有身份,二則走起路來玉器互相撞擊,發出叮咚悅耳的聲音。至于玉作為首飾更是普遍的現象。
關鍵詞:子罕辭玉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