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景初一般指陸象先。陸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朝宰相,尚書左丞陸元方之子。陸象先早年歷任揚州參軍、洛陽縣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書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舉薦下擔任宰相。但他始終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絕參與政變密謀。先天政變后,陸象先進封兗國公,出任益州長史、劍南道按察使。后歷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同州刺史。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陸象先病逝,追贈尚書左丞相,賜謚文貞。
早年經歷
陸象先年輕時便很有度量,因考中制舉,被授為揚州參軍,后在吏部侍郎吉頊的舉薦下,擔任洛陽縣尉,歷任左臺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遷至中書侍郎。
擔任宰相
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欲推薦崔湜為宰相。崔湜道:“陸象先素有人望,理應拜相,不然的話,我也不敢擔任宰相。”太平公主無奈,只得同時舉薦陸象先。陸象先遂被任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并監修國史,成為宰相。他為人清心寡欲,言辭議論高妙玄遠,受到輿論的推崇。
712年(先天元年),皇太子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尊父親睿宗為太上皇。當時,太平公主干預政事,權傾朝野,宰相崔湜、蕭至忠、岑羲等人爭相依附,只有陸象先不肯,始終沒有前去拜訪過她。
713年(開元元年),太平公主欲廢黜唐玄宗,另立皇帝,召集宰相商議,道:“寧王是太上皇嫡長子,而皇帝只是庶子,我們不應廢嫡立庶。”陸象先道:“那皇帝為何得以繼位?”公主道:“他只是一時立功,才登上帝位。如今失德,理應被廢。”陸象先則道:“因為有功被立為皇帝,那么有罪才可以廢黜。如今皇帝沒有罪過,怎能被廢?”太平公主只得另與竇懷貞等人商議。
罷為外任
七月,唐玄宗搶先發動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陸象先因是太平公主所舉薦,也被捕獲。唐玄宗將他釋放,還加封他為兗國公。當時,唐睿宗支持太平公主,聞變登上承天樓,對前來護駕的群臣道:“愿意幫助我的,都留下來。不愿意的,就請離開!”有些大臣為表忠心,便留了下來,并在名單上署名。
政變平息后,唐玄宗得到名單,命陸象先進行搜捕,陸象先卻將名單焚毀。唐玄宗大怒,打算加以治罪。陸象先謝罪道:“赴君之難是忠誠的表現,陛下以德行教化天下,怎能殺行義之人?我違背您的命令,是為穩定大局,讓心懷疑慮之人安心。”唐玄宗這才醒悟。當時,唐玄宗還要進一步清洗蕭至忠、岑羲的黨羽,陸象先暗中進行營救保護。很多人得以保全,但都不知是陸象先所為。
不久,陸象先被罷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按察使。他為政寬仁,司馬韋抱真進言道:“請您嚴肅刑罰以立威,不然會使百姓無所畏懼。”陸象先笑道:“為政者非要用刑罰來樹立威信嗎?”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后改任蒲州刺史,兼河東道按察使。
晚年生活
722年(開元十年),唐玄宗撤銷按察使之職。陸象先回朝,歷任太子詹事、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后因喪母而辭職。
725年(開元十三年),陸象先被起復,擔任同州刺史,后改任太子少保。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陸象先病逝,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尚書左丞相,賜謚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