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劉一止,七歲能文,試太學,有司欲舉其兼代官職,一止不就?;兆谛腿辏?121)進士。監秀州都酒務,遷越州教授、參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
宋紹興初,召試館職,宋高宗大為稱賞。紹興間,歷秘書省校書郎,監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無自得地說:“朕親擢也”,在官期間,極陳堂吏、宦官參政之弊,終為人所忌恨,以言事罷,主管臺州崇道觀。起知袁州,改浙東路提點刑獄。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遷給事中,又以言事罷,后被罷為提舉江州太平觀,進敷文閣待制。一止以忤秦檜,兩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邁慢上,被削職。秦檜死,召至國門,以病不能拜任,力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紹興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據《行狀》,《宋史》本傳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傳世。事見《苕溪集》卷五四《閣學劉公行狀》,《宋史》卷三七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