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開(公元前540-489),字子開,又字子若,又說作子修。漢族,東周春秋時蔡國人。孔子的學生。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漆雕氏之儒的創始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漆雕開發展了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學說。認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惡。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論。
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其為論有理,深受好評。
《史記》記載,他曾隨孔子學習《尚書》(即《書經》,是孔子所整理中國上古的歷史資料)?!?a href='http://www.p-sky.cn/guoxue/kongzijiayu/' target='_blank'>孔子家語·弟子解》亦說他“習《尚書》,不樂仕”。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說:“子之齒可以仕矣,時將過。”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鬃勇牶蠛芨吲d。《論語·公冶長》亦有記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漆雕子的廷議,不在臉色上表現出屈服,不在眼神中表現出逃避,行曲則臣仆不順從,行直則觸怒諸侯,當世君主因其觸犯而禮遇他。
漆雕開是孔子的弟子,無罪受刑而致身殘,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他主持正義,剛正不阿,主張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敵,具有“勇者不懼”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