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徐離姓出自嬴姓。周代時,伯益的后人有封國徐離國(在今安徽臨淮關一帶),春秋時徐離國被楚國所滅,國人遂以原國名命姓,稱徐離氏。以地名命姓。春秋時宋國公族后代伯宗在晉國做官,為三郤所害,他的兒子伯州逃到了楚國的徐離(今安徽鳳陽東北)定居,他的后代子孫遂以居住地命姓,稱徐離氏。
家族名人
徐離春
戰國時人,她是歷史上有名的丑女。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頭頗大,發稀少,頸部的喉結比男子的還要大,皮膚黑紅。她雖然樣子難看,但志向遠大,學識淵博。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情暴躁,喜歡吹捧。徐離春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當面一條條地陳述了齊宣王的劣跡。并指出若再不懸崖勒馬,就會城破國亡。齊宣王聽后大為感動,把徐離春看作是自己正身、齊家、治國的一面鏡子。后來,這位身邊美女如云的國王,竟把徐離春封為王后。
徐離昧
漢朝人,是項羽的大將,素與韓信交好。項羽死后,投奔楚王韓信。高祖劉邦得到消息,韓信謀反,同陳平商議,要韓信逮捕徐離昧。有人告訴韓信,如果把徐離昧斬首,去見高祖,自然無患。于是韓信召徐離昧商議,徐離昧說:“高祖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楚國,如果你捕我獻媚,今日我死,明日你亡。”說罷,拔劍自刎。韓信帶著徐離昧的頭去見高祖,高祖即令武士逮捕韓信。韓信說:“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徐離權
號和谷子,一號真陽子。唐朝人。生而奇異,長相俊美,有一把大胡子,身長8尺余。傳說他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后成為八仙之一。民間成為漢徐離。
徐離瑾
字公瑜,宋代廬州合肥人。進士出身,初為簡州推官,通判益州。后官德化知縣。將嫁女兒時,買回個婢女卻是前任知縣的女兒,他便與女兒一樣嫁了出去。夜里夢見一個穿綠衣的大夫來感謝他,并說:“我向上帝請求,讓您的子孫世世代代食俸祿。”仁宗時,官至龍圖閣待制,擢開封府推官,出提點兩浙刑獄。后徙淮南轉運副使,歷京西、河東、河北轉運使,改江、淮制置發運使。天圣八年三月(1030年),除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未逾月,得疾卒于任。
遷徙分布
復姓“徐離”和單姓“徐”原是一家人,復姓“徐離”居住在一個叫作徐離的地方,即今天的安徽省鳳陽一帶;而單姓徐源居潁川,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徐姓是宋微子的后代。桓公的曾孫伯宗在晉國當官,生了兒子州黎,在楚國當官,食采于徐離,就以徐離為氏,子孫有復姓徐離氏、單姓徐氏。楚國有徐儀,徐建,徐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的部將有徐離昧,徐離昧子接,單姓徐氏,居于潁川長社。而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徐離姓是晉國伯宗的后代。伯宗是晉的賢士,因為卻氏所潛被殺,伯宗的兒子伯州黎逃奔楚國,邑居于徐離,就是濠州,子孫以邑名為氏。徐離復姓望族居會稽(今江蘇省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帶)、穎川(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
關鍵詞:百家姓,徐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