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o dāng jié lì
|
zhōng zé jìn mìng
|
孝當竭力
|
忠則盡命
|
關鍵詞:千字文
這兩句話是《論語》“事父母能竭其力”與“臣事君以忠”兩句話變化而來的。強調孝敬父母應當竭盡全力,盡你所能去做,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忠于君主要能不越本位,一心一意,恪盡職守。君不是僅僅指帝王,你的領導、你的主管就是你的君。忠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恪盡職守。忠字的象形就是方正不偏的一心,忠誠無私,盡心竭力地把本分內的事情做好就叫盡忠。
有人將“忠則盡命”,解釋為“忠于君主要能不惜生命”。孔子、孟子都反對這種沒有理性的愚忠,把命搭上要看值不值,是不是“仁”“義”之所在。帝王要胡來,忠臣當然要權,勸了不聽就算了,憑什么把命搭給你?所以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忠于君主要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孔子說過“命者名也”的話,命就是一個人的名分、一個人的本分。人無論做人做事,都要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位行事,勞而無功,所以孔子才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是自己本分內的事,不要過多地干預,知道多了煩惱多,不是自尋煩惱嗎?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沒有理性的愚忠、愚孝是不可取的。
中國老式住宅大門的門心對子都是這樣兩句話: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孝子出來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會懂得愛國家、愛君主、愛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國在隋朝以前沒有科舉制度,國家挑選人才,首先要從各地舉薦的孝子中選拔,叫做“舉孝廉”。歷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曹操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白臉奸臣的形象是小說家塑造的,不是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