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關鍵詞:論語,雍也第六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僥幸地避免了災禍。”
在古注上,有的說『人之生也直』,這個生是講始生,就是開始的意思。下半句的『罔之生也幸而免』,這個生是生存。實在講,雪公講「實不必如此區分,皆是生存之義?!惯@兩個生,實際上都是講生存。頭半句「人之生也直」,直者是正直的意思,是講「人之生存于人世,必須正直,直是生存之道」,所以這是講到,我們人生在世要心存正直?!肛柚残叶狻?,這個罔是講曲,就不直了、不正直,不正直的人當然也能生存,像雪公舉了「祝鮀之佞」。我們昨天講到他,祝鮀,衛國的大夫,他能言善辯,深得衛國國君的寵信,但是這人巧言令色,不仁,這是曲人。
「然如蘇秦之輩皆不得善終」,蘇秦也是一個曲人。為什么?他也是能言善道。蘇秦是掛戰國時代六國相印,縱橫捭闔,聯合六國來抵御秦國。他實際上是燕國的一個臣子,替燕國服務,在別的國家他等于是做間諜。當時齊國強大,他就替燕國去離間齊國跟他國的關系,讓齊國去攻打宋國,另外跟其它國敵對,而削弱齊國國力,最后讓齊國敗于燕國,這個是到處挑撥離間。當然他也是非常有才華,他求學的時候也非常的努力。我們有聽過「頭懸梁,錐刺股」這個成語,錐刺股就是講蘇秦。他求學讀書的時候非常勤奮,晚上打瞌睡就拿錐子去刺自己的大腿,這一刺就痛,這就清醒,然后繼續讀書??上x的書并不是真正圣賢書,而是這些權術。確確實實,他也能夠把他所學的才學施展出來,縱橫捭闔、叱咤風云一段時間,但最后不得善終。他在齊國做官的時候,是被他的這些競爭對手派刺客把他刺死,刺死以后被齊國的國君五馬分尸,這也是他不得善終。
「亦有能全始全終者,幸而免也。」當然歷史上也有的那種佞曲之人、奸臣,他們也能夠有個善終,這個是什么?他因為有幸運,幸免于死??墒切颐庵皇菚簳r,因為他所造作的惡業將來必定有果報,這是不可能有幸免,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我們只看到他時辰未到的時候他幸而免,實際上你再放長眼光來看,哪有幸免?所以「幸而免者」,「皇疏」,皇侃,這是南北朝的經學家,注疏中說:「是獲幸而免死耳」,「即是免遭報應之謂」,這是我們只看到他這生,只看到眼前。所以如果不從三世的角度來看,那確實對于善惡因果報應難免會有懷疑,怎么惡人造作一生的罪業,他還得個善終?實際上你看看他的來世你就曉得了,來世必墮惡道。
所以「然所免者,只是眼前之報。若依尚書洪范五福六極善惡之報而言,其所應受之惡報終不可免。孔子在此含蓄言之而已?!箍鬃訉τ谌酪蚬?,他也是承認。在《易經》上面就講到人投胎的時候,孔子在「系辭傳」里就講「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證明人是有魂魄,人死了之后魂魄不死,還會投胎。所以來生肯定還要有這些業報?!渡袝?middot;洪范》,這是《尚書》的一篇,這里面講到「五福六極」?!负榉丁?,相傳是周朝箕子向周武王陳述「天地之大法」。這里面講到「大法九疇」,就是九種大法,大法就是人生的真相,這叫大法。其中,第九種就是「五福六極」,是專講善惡之報。這五福和六極是什么?我們有必要把它列舉出來。
「五?!梗凑铡渡袝?middot;洪范篇》說的:「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沟谝皇恰笁邸?,長壽,長壽是一福;第二是「富」,富貴,這也是福;第三是「康寧」,康是健康,寧是安寧,出入平安,合家康寧,這都是福;第四是「攸好德」,人能修好德,他自自然然就會有好報,所以攸好德也是一福;第五「考終命」,考終命就是我們講的善終,人得個好死,而這一??梢哉f是最真實的果報。你說人有長壽、有富貴、有康寧,但是人到死的時候這些都要失掉,你帶不走,任你家財萬貫、富有四海,最后你帶不走,連你的身體都帶不走。所以這前面四條,如果沒有第五條,那都最后變成很大的遺憾。所以第五真正最真實的福,為什么?因為人能有善終,他來生才有好,善終是花報,來生是果報。
人,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富貴,天生身體是健康,他就有好德?這是他前生修的善因,這一生得個善果。我們看到,也有的人天生可能他是殘疾的,可能他是弱智的,或者是他短壽、夭折,或者是貧賤,或者有惡病,這些跟他前生也有關系。如果不用三世的角度來看,我們說天生萬物就不平等了。其實天最公平,我們不能怨天,夫子講「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因為他深明因果。如果對三世因果不能夠深信,難免會有怨天尤人,為什么我天生下來就是貧窮下賤?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大富大貴、公侯將相之家投生?你看不明三世因果,他心就不平。
相對五福而言,惡報有「六極」,六極就是六種惡報?!敢辉粌?、短、折」,這個兇、短、折都是指短壽。根據唐朝初年大儒孔穎達的注疏說,他引鄭玄鄭康成的批注,他說,「鄭玄以為兇短折皆是夭枉之名」,也就是短壽?!肝待Z曰兇」,齔是什么?講兒童換牙齒,這叫齔。你看,齒字邊、一個七字,這個講一般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換牙齒。女孩一般七個月的時候生牙齒,七歲的時候就換牙,換成我們現在的恒齒。男孩八個月生牙齒,生的乳牙,到八歲的時候就換成恒齒。未齔就是還沒到換牙的年齡,沒到七八歲就死了,這叫兇。「未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行冠禮,沒到二十歲就死了,這叫短壽,叫短。沒結婚就死了,叫折。所以兇、短、折,都是講早死,這是一種惡報?!付患病梗彩羌膊 !溉粦n」,憂是心情很多憂慮、很多煩惱?!杆脑回殹梗毟F。「五曰惡」,惡是他的心地很兇惡,心地不善很自然的就招感惡報,所以這也是屬于不好的兇災?!噶蝗酢?,弱是身體羸弱。譬如說年老、體衰了,或者天生是殘疾,或者是他天生營養不良,種種生理上的問題,非常的虛弱,這種屬于六極。
人生下來有的是有福,有的就有這種兇災,假如我們不追究他前生的因,那我們真的不能理解。明白了三世因果,絲毫不爽,我們才真正覺得因果報應這是很公平的。所以孔子在此地講話講得很含蓄,說「罔之生也幸而免」,這是就我們現在看到的情形,實際上要受的惡報終不可避免,終不可免。從這里我們也知道,孔子是勸導我們,心地要正直、要無私,不要去造作惡業,避免不好的報應。
我們來看蕅益大師批注中說,「卓吾云:不直的,都是死人?!惯@講得也是非常白,也非常的到位。李卓吾先生說,心地不正直的都是死人,雖然他現在活著,但是他已經死了。我記得臧克家,現代詩人,曾經寫過一首詩,說「有的人活著,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哪個人是死了還活著?正直的人死了還活著。活在哪?活在我們大家心里,永垂青史。像文天祥正義凜然,雖然他從容就義,死了,但是他真正做到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丹心不死!那些不正直、虛偽狡詐的,為圖自己一己之私而多行不義之人,那已經是死人了;現在一口氣雖未斷,但卻是行尸走肉;現在雖還是個人形,已經變成衣冠禽獸。那死后必墮惡道,而且你冷靜去看看,這種人多半也是不得好死?!?a href='http://www.p-sky.cn/guoxue/chunqiuzuozhuan/' target='_blank'>春秋左傳》講的「多行不義,必自斃」,這都是教我們要懂得因果,不要犯那些造不義的事。
【評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規范。直即直心腸,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虛偽、奸詐是對立的。直人沒有那么多壞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與此相對,在社會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們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這只是他們僥幸地避免了災禍,并不說明他們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罔:誣罔不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