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久久久久_真实的国产乱ⅹxxx66v_久久精品国产综合精品_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_日韩综合在线播放_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作者:佚名 全集:論語名句 來源:網絡 [挑錯/完善]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關鍵詞:論語,季氏第十六

解釋翻譯
[挑錯/完善]

  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作主決定。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臺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

  這段是夫子給我們講天下有道還是無道的特征。『天下有道』當然就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就是我們現在講和諧社會。這有什么特點?孔子舉出一個例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個「禮樂、征伐」都是由天子,就是皇上來發出的,也就是說這些制度、這些命令,由天子來決定。如果『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發出。按照古禮,這是在《禮記.中庸篇》里面也有提到,「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這個是按照禮是這么講的。真正一個國家安定太平,必定是上下各有其職,不會亂的,在下位的不會僭越禮法去代替上位的人來做決定。所以不是天子不能夠去改變禮,也不能夠決定那個制度,只有天子才有這個權力。這是過去君主時代是這么個制度,天子是國家最高權力的這么一個代表。

  現在不是君主時代了,換成是民主時代了,這個當然就完全不一樣。古代的天子都要求有圣德,他代表的是什么?代表天,他是天之驕子,所以他要替天來行道。如果不是圣人,怎么能夠做好這項工作?所以古時候的帝王非常重視培養后代。因為如果天子無道,那這個王朝就要被顛覆,所以家天下這是皇上都希望自己的家業能夠長久。所以他們知道要基業長久必須要培養下一代,他真有德行、真有學問才能夠治理好天下。在上位的人真有德行和學問,下位的人當然會臣服于他,會心悅誠服,然后為他努力工作,盡忠職守。所以這上下自然就井井有條。

  在下位的人也遵守禮度,雖有高尚的道德和學問,但是如果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孔老夫子也講的。做禮樂征伐這種命令,那必須是天子才有權力,否則那就是顛倒了。征伐也是指戰爭,戰爭不能夠隨便去用。這個征特別是講上伐下,不是指去討伐外國,是在上位的來懲處下位的。下位的人如果犯了錯誤,那么在上位的人就要進行懲處,這叫征。伐是對外國,那都是什么?那個國家無道,太不象話了,那才會真正出兵去幫助那個國家。戰爭不是隨隨便便用的,它要符合道義。就像湯武革命,那都是什么?民心所向。湯王、武王他們自己并不想著要革命,因為一打仗肯定要死傷人,遭殃的還是老百姓。湯武的革命確實不一樣,它是什么?這仗是不用打的,革命軍所到之處,敵軍是立刻就瓦解了。為什么?因為敵軍已經軍心渙散。就像歷史上記載,武王起義推翻商紂王的時候,因為商紂王惡貫滿盈,人民都恨透這個天子,他沒有資格再做天子,所以都鼓動武王起義。武王是被動的,沒辦法,人民要求。結果出軍的時候,武王的軍隊打到東邊,西邊的老百姓不滿意,就說為什么先打東邊,不打我們這邊,趕快解放我們這邊;打西邊的時候,東邊的說怎么不先解放我們這邊。你看這個民心所向,所以這仗是不用打,一下子就將商紂王給推翻了。所以武王就立為天子,周朝這樣就產生。

  如果禮樂征伐之權不由天子而由諸侯擅自發出,這就是「天下無道」。為什么?諸侯已經不聽從天子的命令了,專權,當然這種違禮之事不可能長久。禮講什么?講自然之序,它是自然的,它是永恒不易的真理,就好像太陽系九大行星各行其道,這是自然法則,不能亂的,亂了就會有災難。孔老夫子在這講,『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如果禮樂征伐之權由諸侯來發出,大概諸侯傳到十代就要亡國了。這一世就是當一代人這么講。這個「?!故窍∩?,也就是說傳十代都不亡國的是非常稀少。這個話講得委婉,實際上傳不到十代,到十代肯定就要亡國,或者有動亂。

  再底下,『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諸侯是在天子領導之下,他們自己有國家的主權。以前一個國家很小,像周朝八百諸侯,每一個諸侯他的方圓大概也就是幾十里到幾百里,并不是很大的,跟我們現在講的一個縣,甚至一個鎮差不多。諸侯,一國之君,他底下也有臣子,是大夫,大夫是講家,所以大夫這個家是講家族。像魯國有三家大夫專權,魯國的國政不是由國君來掌控,由這三家掌控。這是「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確實到了五世也就到頭了。如果再更違禮的是『陪臣執國命』,那是講大夫家的家臣,對諸侯來講這叫「陪臣」。如果陪臣把持國家的政令,那傳到三代,能夠不失政的也是非常稀少。底下是做一句總結,天下如果有道,那么政權不會由大夫掌握;天下如果有道,『則庶人不議』,庶人是平民老百姓,就不會去議論政治。為什么?用不上議論,天下都國泰民安了,議論它干什么?所以庶人所議論的是自己的生活怎么過得更幸福、更快樂,都是這些事,這叫安居樂業。

  雪公《論語講要》舉出當時春秋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十代亡國的事證。根據孔安國的批注里頭說到:在周朝,西周最后一個天子周幽王,因為他迷戀美色,他寵愛褒姒,結果亡國,為犬戎所殺。犬戎謀反,所以殺了周幽王,奪了褒姒,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這就成為東周,遷都。結果周朝從那時候開始就衰弱,諸侯自己開始作禮樂。以魯國為例,從魯隱公,隱是隱藏那個隱,魯隱公到魯昭公,總共十世,十世就失政了。本來一國之政掌握在國君,但是到魯昭公,真的我們就看到,政權就已經落到了大夫手上。魯昭公想要收回三家的權力,結果收不成,反而自己逃亡外國。魯昭公是最后逃往齊國,死在外國。當時三家專權,就是所謂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這三家最早都是魯桓公的兒子,跟魯莊公四個兄弟,魯莊公是長子,所以他繼位做國君,三個兒子就封為大夫。結果后面三家他的政權掌握在手里。

  《雪公講要》又引了劉逢祿《論語述何》,里面說到。劉逢祿是清朝的經學家,江蘇人,他有一個《論語述何》,他有這么一段話,我們簡單念一念,就大概知道了。確實春秋時期禮樂征伐從諸侯出,真的只有十世就衰落,諸侯失政,這也是果報。所以春秋其實也是一部因果的最好的例證。他這段話是說,「齊自僖公小霸,桓公合諸侯」。齊僖公當時他很抓住時機,開創了春秋霸業之始,所以稱為小霸?;腹?,齊桓公九合諸侯,這個是春秋霸主。結果「歷孝、昭、懿、惠、頃、靈、莊、景」,到齊景公為止,「凡十世,而陳氏專國」。到了齊景公以后齊國就被大夫專權了,陳氏專權。所以真的諸侯也就是十世就失政了,政權不是自己掌握了,落到大夫手里。

  下面又說,「晉自獻公啟疆,歷惠、懷、文,而代齊霸」。原來齊桓公稱霸,后來晉文公稱霸,他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歷「襄、靈、成、景、厲、悼、平、昭、頃,而公族復為強臣所滅,凡十世」。從晉國也可以看到,禮樂征伐從晉國國君而出,它也只能夠有十世,周天子已經沒有政權了。魯國也是一樣,「魯自隱公僭禮樂滅極,至昭公出奔,凡十世」。魯隱公開始就僭壞禮樂了,本來魯國應該是最講求禮樂的,因為魯國都是周公之后。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制禮作樂,所以魯國應該是最講求禮樂的這么一個國,結果他還僭越禮法。最后果然到昭公出奔,剛才提到的,被三家趕出去了,從此三家權力就緊緊掌握著,魯君沒有政權,這也是凡十世。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因果教材,孔老夫子這《論語》里面的話就是經典,經要配合史來看,就很有意思?!洞呵铩肥鞘?,也是孔子所作,《論語》是經,是孔子所述,一個是講理,一個是講例證,這一配合真的是如此。換句話說,僭越禮樂最后的結果就是滅亡。這是剛才舉出幾個例子,是諸侯他們十世就衰亡。

  大夫也是如此,大夫如果掌控政權了,這也是僭禮,「五世希不失矣」,五世就失政。劉逢祿《論語述何》上面也說到,還是引魯國的歷史為證?!隔斪约居褜U?,就是季氏家族,季友子專政,這是魯莊公的弟弟,桓公的兒子。季友專政以后,「歷文、武、平、桓子,為陽虎所執」。季氏家在魯國專政,季友子到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你看正好五世,他的政權也被陽虎給奪去了。陽虎是誰?季氏家的家臣,你看那個政權就被下面的人奪走,自己還是失去了政權。為什么?因為自己的祖先就是這樣奪國君的政權的,所以自己的政權就被下面人奪走了,因果報應。從五世當中就可以看出來。所以這是《易經》上孔老夫子文言當中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余殃是后面子孫要受的。諸侯、國君如此,國君奪天子之權,他十世見到果報,他的權也被奪。大夫奪諸侯之權,違禮,五世他就見到果報,被陪臣奪權。

  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這個陪臣三世也有例證,就用魯國的史實而說,根據劉逢祿《論語述何》和劉寶楠《論語正義》,他們都說「南蒯、公山弗擾、陽虎,皆為魯國季氏家臣,皆是及身而失」,這個果報更快速。南蒯、公山弗擾、陽虎這三個都是季氏家的家臣,先后當過季氏家臣,都是很厲害的人物,專權霸道,把主人都不放在眼里。結果他們三個人都是及身而失,就是他不用傳給下面一個自己的兒子,自己就垮臺,被收拾了??桌戏蜃訛槭裁粗v三世而失?他們三個人是及身而失,有的說法就說,這三個人因為是接二連三接下來的,就稱為三世,三代專權的家臣,可以說這個因果報應愈來愈快速。如果我們自己做出不義的行為、違禮的行為,那么看我們不義到什么程度,如果程度很厲害,可能我們現報就會有。即使是能夠這一生還算順順利利過了,那我們的子孫肯定會遭殃??鬃舆@段話就是給我們揭示這個道理。

  蕅益大師批注當中說,「卓吾云:明誅臣子,隱責君父」。這里引李卓吾先生的話,在表面上看孔子這段話好像是誅臣子的,就是批判那個臣子。譬如說諸侯是天子之臣,那你違禮當然你自己就會有報應,你的權,你看看十世之內就會被奪走。大夫如果僭禮、奪權,五世之內就被奪走,就失勢。這好像在責罵那些臣子為什么這么不義,「隱責君父」,這個是什么意思?這些諸侯,諸侯叫君,一國之君,父是對家而言,父子。君和父都應該是做自己子民的好榜樣,怎么能夠我帶頭來做違禮之事?如果我做了一個壞樣子,上梁不正當然下梁就歪。所以要使自己家道長久,一定要符合禮。非禮勿動,不僅身不能動,口不能言,連念頭都不能動。想要奪取政權、自己專權這個念頭不能動,動了之后都有果報。所以魯國的國君曾經問孔老夫子如何為政,就是怎么治理國家,孔老夫子告訴他「政者正也」,你自己正了就行。這個政治的政就是正確那個正,心正、身正就能為政。所以夫子講,「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做正的一個表率,誰還敢歪來。如果自己不正,要下面的人正,不可能。自己不正,說老實話,以為占了便宜,得到名、得到利、得到權勢了,不能長久。你看看大夫最多是五代,陪臣他過不了這一代。

  從這里我們也聯想到,我們為人處事確實要符合道義才行。如果不符合道義,以為賺了便宜,實際上吃了大虧。譬如說我們賺錢,如果我們老老實實、正正當當的賺錢,賺了錢也繳足國稅,這怎么樣?你的企業能長久,你的生意可以長長久久。如果我們用坑蒙拐騙、偷稅漏稅,見利忘義,那企業很快就倒臺了。

  在這次金融海嘯,二00八年開始的這個金融海嘯當中,我們也看到不少的大的金融機構倒臺。其中我們看到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這是一百五十多年的大企業。一般我們講,如果用二十年作一世,一般二十年就是一代人,那你這一百五十年都七、八世了,七、八世倒臺了。為什么倒臺?一個企業也好,一個團體、國家乃至個人,遇到災殃之前必有征兆。什么征兆?你看它二00八年倒閉的,二00二年這個公司曾經發行了一種迷你債券,這個債券實際上不是債券,因為債券比較來說安全,風險系數小,比較安全,它是你買了這個債券它將來會還你的本,給你利息,你還可以做買賣,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債券。

  但是這個雷曼兄弟公司的迷你債券它不是債券,叫迷你債券,實際上是什么?是一種金融衍生產品,風險度很大,出現了危機的時候,這個公司是不會還本的。這種有點像期權。這種金融衍生產品,它的這種定價是很難做計算的,風險很高,怎么定價,說老實話可以在金融博士班開課,普通老百姓更加不知道來龍去脈。聽到說是雷曼兄弟公司,這么好的公司,發行的債券,沒問題,就買了,這公司是賺了不少錢。有的國家是法律禁止,不讓這種迷你債券發售,因為風險太大。但是有的國家,你看像新加坡、像中國香港、臺灣就有發售。結果金融海嘯的時候,真的很多的投資者買了這種迷你債券的,血本無歸。這是什么?這公司坑人。你看二00二年發行這種債券,當時起這念頭,那是什么?只是為了利,而沒想到投資者萬一血本無歸怎么辦,它不管這個。憑著自己公司信譽好就發行這個,是賺了錢,但最后倒閉了。所以《左傳》上講,「多行不義必自斃」。什么叫不義?自利不利人,損人利己這叫不義。公司是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夫子二千五百年前就說出這個道理。所以可不能貪圖眼前這么點利益,更不能為自己子孫做不好的榜樣。

  江謙補注里頭有這么一段話,「上承天道,下子庶民,謂之天子」。什么叫天子?這個人是上承載天道,就是繼承天道。天道是什么?圣人之道。天道就是自然,是性德,道法自然,性德流露。能夠證得自性了,性德能流露得出來,這種人就是圣人。他對于庶民老百姓就像對自己兒子一樣那么關愛,這是天子。「非桀,紂獨夫之所能混同也」。桀是夏朝最后的一個王,紂是商朝最后一個王。夏朝末年,桀是無道、暴虐、貪于酒色,置人民于水火之中,所以湯王革命,放逐了桀,建立商朝。紂王也是無道,商到最后,紂王也是貪于酒色,昏庸無道,所以武王伐紂。這兩個人不能叫天子。為什么?他不配叫天子。天子是誰?上承天道,下子庶民的人。他們也沒繼承天道,對人民老百姓也一點不關心,只顧自己享樂。所以孟子曾經說,這就是一個獨夫,一夫而已。有人曾經問過孟子,「臣弒其君,可乎」?他是用湯王放逐夏桀,周武王伐紂這個事情問孟子,這種是不是臣弒君?因為湯當時是桀的臣,武王是紂的臣,這不是臣殺君嗎?他們是不是違禮?孟子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夏桀和商紂兩個人他們是違仁違義,只能叫殘賊之人,只能叫一夫,不能叫天子。所以只聽說誅一夫紂而已,沒有聽說是臣弒君,沒有這樣說法。因為什么?他們已經不配做天子了,所以不能跟天子混為一談。

  底下江謙補注又說,「好善如春之生,惡惡如秋之肅。好善如母之慈,惡惡如父之嚴。禮樂征伐,即好善惡惡之事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故庶人不議,庶人議而天下之亂可知矣」。這里講到做為天子,就是治國的人,治天下的人要好善惡惡。這個善包括善人、善事、善行,所以喜歡善,不喜歡惡,乃至「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心地純凈,行為純善,這種人做天子,人民之福。他做了個比喻,如春之生,好善就好像春天生育萬物,愈多愈好,樹上全都發芽了,一片生機。惡惡,第一個惡就是厭惡,第二個字念餓,就是惡人、惡事、惡行,包括自己的惡行。如果自己有惡行,那就得堅決去改掉,有一念不善,堅決斬除,不能夠因循茍且。所以如秋之肅,秋天有肅殺之氣,萬物你看入秋的時候都要凋零,樹木落葉子,這是肅殺之氣,就比喻什么?對于這些惡習氣,不能夠讓它再長久留存下去了,對自己的毛病、習氣、惡念斬盡殺絕,你看圣人!一直到什么?純凈純善,無惡。

  好善如母之慈,母親是慈愛,對待善人我們要對他特別慈愛,像母親一樣的關懷照顧。惡惡,對待惡人如父之嚴,嚴是嚴厲,父親表現出嚴厲的那種行為,但實際上嚴也是慈,不能夠縱容他的惡。當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斷惡,自己斷惡行善才能夠服眾。所以要首先對自己嚴厲要求,看到下屬如果犯了錯誤,也要嚴格的來幫助他改正過失,使到上下都非常的有秩序、有紀律,這個國家就自然好管、好治理。這是什么?出于對百姓一片慈愛。如果官員有腐敗、有犯了很多罪行,那百姓遭殃。對他們的慈愛還是最重要要教育他們,自己身教做榜樣,然后還要用言教,把教育辦好。教育辦好了,官員自然就不太會犯罪,即使是犯罪也是少數,明知故犯的那就得嚴處。

  底下說禮樂征伐,即好善惡惡之事也。禮樂是善,善事,我們應該大力提倡。一個社會如果禮和樂都很完整、很健康,說明這個社會很進步、很和諧、很美好,這是治世。如果這個社會禮樂都不好,所謂禮崩樂壞,這叫亂世。自古以來歷史上這么多的王朝,每一個朝代建立,你看皇上立即要做的事情就是制禮作樂,從周朝就開始。我們看到周公制禮作樂,現在留下來的《周禮》就是周公所作?!吨芏Y》是國家制度方面,就像憲法一樣;還有《儀禮》,《儀禮》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準則;還有《禮記》,《禮記》是講這些行為制度它的理論,都講的很多禮。所以周朝制禮作樂,它能夠長盛不衰,成為歷史上最長久的王朝。一個王朝要是不去制禮作樂,這個就是亂世。你看秦始皇統一了以后,他不制禮作樂,他只追求什么?法制,用苛刻的法令去整治國民,結果他只有十五年就亡朝。這個我們要曉得。

  征伐就是互相的斗爭,上下斗爭,人民百姓互相斗爭,還跟外國老是打仗,這些都屬于不好。像春秋時期,這征伐之事就很多,說老實話,沒一個是正義的、是符合道義,沒有說替天行道的。所以古人講的春秋無義戰,真的是這樣。這些征伐沒有一個是自天子出,都是自諸侯出、自大夫出、自陪臣出,所以這叫亂世。這是惡,我們要厭惡,就是我們要驅除它。人民百姓喜歡禮樂,不喜歡征伐。哪個人喜歡戰爭不喜歡和平?除非是思想有問題的。所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老百姓所喜歡的,我們做天子的人要跟著也喜歡。所謂喜歡是什么?我們去推動,我們去完善,這是要通過大興教育而去完成。所以《禮記.學記》上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辦教育,這就是民之所好,國家領導人好之。

  我們現在看到傳統文化正在祖國各地復興。最近我們還看到天安門廣場上,九點五米高的孔子像樹立起來了,是建國以來第一樁,第一次,好!孔子就是推行禮樂的代表,現在由國家領導來推出來,多好!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標志,民之所好好之。果然能夠推動禮樂的教化,傳統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社會和諧一定能夠實現,這是天下有道。民之所惡惡之,所惡的是征伐,那國家領導人也厭惡它,不要戰爭,不跟任何的國家去起沖突。別人對不起我,我們也不要去報復他。因為報復,冤冤相報是沒完沒了的。你看看美國打伊拉克、打阿富汗,這就是一個例證,打到最后自己也是筋疲力竭,沒什么好處。實際上怎么打也沒有真正說把恐怖分子都打光,似乎打不光,還可能愈打愈多。而真正受害的就是老百姓,所以征伐是民之所惡。如果國家領導(天子),能夠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這是《大學》里面所說的,人民自自然然就幸??鞓贰?/p>

  所以故庶人不議,老百姓也就不會在那里評議政治了。如果看到老百姓都很愛評議政治,這就說明這國家是不是有問題了。庶人議而天下之亂可知矣,本來老百姓按道理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民以食為天,他衣食飽暖,生活幸福,誰當天子都一樣,他就不議了。你只要讓他吃得好、穿得好,他就非常快樂了。庶人要是議,那說明他不平,心里有怨恨,這就可以知道是天下之亂了。所以《孝經》上講的「上下無怨」,上下無怨是天下有道,下面的怨上面的,上面的又怨下面的,互相抱怨這就是天下亂象。實際上愈議是愈亂,人心是愈來愈不平,社會是愈來愈亂。底下又說,「乃至庶人不敢議,而天下之亂益甚矣」。還有比這個更亂的,那是什么?庶人都不敢議,不是不想議,是不敢議,不敢說話。為什么?天下無道至極,不敢講話,怕說錯話了被逮住,就受害了。這是什么?那個國家領導人聽不進去人家的諫言,這個天子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最后的結果肯定是滅亡。

  現在很多的國家都是民主制度,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領導人由人民選舉而產生,所以人民百姓就能夠議政。特別是很開放的民主國家,誰都能夠評議,對總統、對國家領導人那都可以罵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亂象。人民百姓不尊重國家領導,國家領導當然也要反求諸己,為什么我沒有被人民百姓尊重。如果真有德行,真是為民做主,能夠一心一意大公無私來治理國家,肯定能把國家治好。自己又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勸諫,特別是周圍臣子很多也有忠臣,接受他們的勸諫,不需要百姓去議政,百姓只會享受政策的利益,他們會很歡喜。所以還是孔子說得好,「政者正也」,自己確實,領導人本身修身關系到一國之運。

  【評析】

  “天下無道”指什么?孔子這里講,一是周天子的大權落入諸侯手中,二是諸侯國家的大權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議論政事。對于這種情況,孔子極感不滿,認為這種政權很快就會垮臺。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種時代去,政權就會穩定,百姓也相安無事。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原文解釋翻譯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p-s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桂ICP備202100183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看片| 9l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 久久久国产AV | 误杀2国语版免费观看 | 日本A级毛片无卡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4 | 美女脱个精光露出尿口视频 | 亚洲欧洲偷自拍图片区 | 猫咪成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二区 | 成人av综合网 | 日本一二三高清 | 27邪态恶动图gif喷水赞一把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清色 | 97人人做人人爱 | 欧美性少妇xxxx极品高清hd | 欧美、另类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 欲望之岛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在线 | 性欧美freexxxx| 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 |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 | 丁香六月深婷婷激情五月 | 欧洲精品视频一区 | 黄上黄在线观看 | 成人福利视频网站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 夜夜爽久久精品91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情趣图文 | 亚洲性猛交| 亚洲久热无码中文字幕人妖 | 色哟哟日韩精品 | 秋霞av亚洲一区二区三 | 大桥未久亚洲精品久久久强制中出 |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另类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