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爻辭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無虞,以縱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白話文解釋
六三:追捕野鹿,沒有充當向導的官員。思忖著鹿逃入山林。君子機靈,認為不如放棄。深入山林,認為會有危險。
《象辭》說:追捕野鹿,沒有充當向導的官員,意在追逐走獸。君子放棄那野鹿,知道深入山林會有危險,因而除此別無他法。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
兇:得此爻者,須安分守己,否則會有災難。做官的有貪污之嫌,有被停職降職之憂。
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
時運:求寶得利,殊不足取。
財運:恐有損失,不如舍去。
家宅:不循正途求婚嫁,將有困難。
身體:不可縱欲傷身。
六三變卦
六三爻動變得周易第63卦:水火既濟。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坎)相疊。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故。
屯卦第三爻人生啟示
我們仔細來看這一爻,六三在下卦之中,下卦屬于震卦,而震代表的意思就是行動。六三又在互坤里,坤代表田地。從六三所處的位置,我們能分析出是在田獵。六三是陰爻,但是卻居于“三”這個剛位之上,上面又沒有領導,所以指示雖進入田林之中,但是卻沒有可聽從的對象,沒有人指揮他、引導他。而自己屬于陰,又不具備這種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如舍棄追逐獵物,否則會遇到困難。
占得此爻者,做事時要學會見機而作,如果沒有得力的助手幫忙,或者是領導的支持,自己又不擅長于此,就放棄吧,不要去做了。如果自己不是某一方面的人才,硬要做成某一方面的事,不僅事不成,還會帶來災咎。
秦末時有一個叫陳嬰的人,被推舉為王,可是陳自知不才而推辭的故事,可作此爻爻義的說明。當時,隨著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四處響應,一群少年英雄也自發地組織起隊伍,殺掉縣令,舉起反秦的義旗。他們仿效陳勝稱王的樣子,在東陽縣立王建朝,選陳嬰為首領。陳嬰只是東陽縣里的一位文吏,由于他性格忠厚,樂善好施,深得民意。陳嬰的母親堅決反對,陳嬰也覺得自己并不合適,可是,由于大家一致擁護,最后他還是被迫做了首領。項梁、項羽叔侄聽說后,都決意與陳嬰的部隊聯合反秦。陳嬰一聽,就對手下人說道:“項家是楚國世代的將軍,項梁是將門之后,侄子項羽有千夫之勇,要消滅秦朝,不如我們跟著項將軍干。”大家一聽有理,就投奔了項梁、項羽的軍隊。陳嬰也卸掉了眾人要他稱王的包袱。
《象》中這樣分析此爻: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追逐野鹿卻沒有獵官的帶領,只是跟隨禽獸來追,這是因為貪圖禽獸而已。君子應該放棄,若是再往前追,就會有困難,甚至會陷入困
占得此爻者,在做事時要注意,有的事能做,天時地利人和,而且自己有能力做,自然該毫不猶豫地去做。有的事不能做,也無能力做,就是有金山銀山放在面前,也不能去做。如果只貪圖榮華富貴,不計能與不能,必有災禍發生!遇以這樣的情況時,應該當舍則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貪念,不要只顧追逐獵物,而不顧自己的處境。
六三爻處于震卦的最上面,震為行動,但處于最上面的六三難免會有行動過火的表現,并且再往上便進入了坎卦,坎便是險,前面有危險呀,所以爻辭用極其形象的比喻給予了十分中肯的忠告。君子追著一頭鹿來到了森林中,這是一片陌生的森林,這位君子急于得到這只鹿,所以這次打獵沒帶有經驗的獵官,于是面臨迷路的危險。這可怎么辦,繼續追,還是放棄?這位君子是明智的,他選擇了放棄。
臺灣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其實全書講的也就是這個道理。人如果只想擁有,而不愿放棄,最終吃虧的是自己。象辭傳說得太好了:沒有向導去捉鹿,這是人跟著野獸走啊,明智的君子放棄了,因為再往前就會迷路被困了。在我們的人生中,很多人就是急于想得到“鹿”,讓自己的行為隨著欲望走,結果最終迷失了自己,在人生路上失去了自我。社會上這種情發生得太多了,所以在此就不多舉例了。但愿身為君子的讀者讀至這里,懂得明智地選擇自己的人生,做到i亥出手時就出手,該放手時且放手。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占得此爻,切記:
逐鹿還失鹿,求名未得名。
林中有佳信,去后上榮榮。
無虞而即鹿,妄動必無功。
君子能先見,母令往反窮。
關鍵詞:周易,屯卦,坎上震下,水雷屯
六三:追捕野鹿,沒有充當向導的官員。思忖著鹿逃入山林。君子機靈,認為不如放棄。深入山林,認為會有危險。
《象辭》說:追捕野鹿,沒有充當向導的官員,意在追逐走獸。君子放棄那野鹿,知道深入山林會有危險,因而除此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