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爻辭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白話文解釋
六五:打獵時獲得獵物,作戰中捕獲俘虜,沒有災禍。長子指揮軍隊,次子戰敗陣亡,這是兇險的貞兆。
《象辭》說:以長子指揮軍隊,這是依正道行事。次子戰敗陣亡,這是因為差遣不當。
北宋易學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財富日增,若用人得當,則謀望可成,但須謹防小人之危。做官的或有實權,或因為諫言而地位高顯。讀書人會取得佳績。
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
時運:德勝于才,否則兇險。
財運:老成練達,有利可圖。
家宅:利于長子;媒妁而成。
身體:跑步健身。
六五變卦
六五爻動變得周易第29卦:坎為水。這個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疊。坎為水、為險,兩坎相重,險上加險,險阻重重。一陽陷二陰。所幸陰虛陽實,誠信可豁然貫通。雖險難重重,卻方能顯人性光彩。
六五爻的哲學含義
師卦第五爻爻辭釋義
利執言:是獵捕的說詞,田中有野獸,也代指國家有叛亂生事的人,這些是出師的理由,所以把這些理由跟人們說清楚,屬于出師有名,這樣是沒有災難。
此爻的意思是:田野中有野獸出沒,適宜說明捕獲的理由,沒有災難。委任德高望重的長者為軍中主帥,必將戰無不勝,委任無德小人將運送著尸體大敗而回,占問的結果必然是兇險的。
師卦第五爻人生啟示
從卦象上看,六五爻屬于陰爻居于君位,居中不正。陰爻在君位,一般會缺陽剛之氣而具備陰柔之德,不會主動發動進攻,主張和平正義,而且對待臣子很謙和,禮賢下士。在這一卦之中,肯定是有敵人來犯,所以屬于正義戰爭。臣子們非常擁護六五,作戰熱情很高。這里關鍵的就是六五能不能知人善任了。
對于六五的爻辭,《象》是這樣的解釋的:“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我們看整個爻辭,前面說的是出師有名,是沒有災難的。
但是,結果卻可能出現災難,不是因為出兵錯誤,而是用人不當造成的。委任有德長者統帥軍隊,因為能居中恃正,行為有法度,結果必然獲勝;若委任無德小人,則會運送著戰死者的尸體,大敗而歸,說明用人不當,必招致大敗,將自食惡果。
春秋時期,晉楚交戰,晉景公派荀林父為三軍統帥,這就屬于違背了應該選用有威望的長者這一點。因為荀林父雖然有能力,但是擔任全軍統帥時間不久,
威信未立。而手下的戰將,許多都是世代戰功卓著的將門之后,尤其是中軍副帥先,自恃數世戰功,根本不聽荀林父的號令。結果該收兵的時候手下人不聽,繼續出征,最后戰敗而歸。
占得此爻者,主要焦點就集中在了會不會用人之上了。事情必須去做,結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是選對人就會成功,選錯人就會失敗。
通過一次打獵的成功,來進行演講激發戰士們的士氣,沒有什么過錯。但是長子帥兵出征,次子卻打了敗仗回來,這肯定不是吉祥的事情。次子是怎么打了敗仗的呢?原來責任不在次子,而在于長子的用人不當。這里告誡人們戰事中用人的重要性。
對于那些紙上談兵的人,是不能予以重任的。趙王便是信任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損失慘重。當時秦國的統帥白起為了能夠成功攻打趙國,便散布流言說,白起并不害怕老將廉頗,而是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當將軍,那樣秦軍就不敢侵犯趙國了。這位趙括只能紙上談兵,并沒有真才實學。了解自己兒子的趙奢在臨終前寫下遺言,叫趙國千萬別讓趙括當將軍。可是趙王卻聽信了流言,以趙括來替代廉頗的職務。這可正中白起的下懷,因為廉頗堅壁不出的戰略使秦軍無法攻克趙軍,正使白起左右為難。趙括當上了將軍后,開始與秦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實戰,結果在長平被秦軍圍住,經過46天的激戰,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覆滅,趙括也丟掉了性命。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占得此爻,切記:
一朝天錫佳音至,功業階勛冠萬邦。
恩成怨,怨成恩。
和合兩相番,災咎恐外生。
關鍵詞:周易,師卦,地水師,坤上坎下
六五:打獵時獲得獵物,作戰中捕獲俘虜,沒有災禍。長子指揮軍隊,次子戰敗陣亡,這是兇險的貞兆。
《象辭》說:以長子指揮軍隊,這是依正道行事。次子戰敗陣亡,這是因為差遣不當。